陈青松不好意思的挠挠头,“那人家是刘昌邑的舅家的哥儿,比我小两岁。”
刘昌邑的舅舅可是武将,不知道他家的哥儿什么样,若是个彪悍的弟弟以后免不了要挨揍。
不过能管管他这性子也好,省得他一直小孩脾气,说话办事不着调。
第196章
半个月,会试结果出来了,陈青松排在第七十三名,翌日殿试排在了二甲的第六十七名。
这个成绩在两个哥哥的预料之中,不算好也不算差,算是正常发挥。至此陈家两代人出了四位进士,谁不说一句祖坟冒青烟啊!
王瑛特地摆了两桌酒席,宴请京都的亲朋好友,等青松回了冀州还会摆流水席。
二甲进士是有优先择职权的,大部分人都选则回老家发展,当然也有人想去富庶的地界任职,多数都是扬州、苏州等地,但那种地方鲜少有空闲的好职位,除非有世家撑腰否则很难发展起来。
陈青松没什么太大的理想抱负,他的愿望就是回冀州,守着娘亲和阿姊还有那些同窗好友,慢悠悠的过日子。所以殿试一结束便启程回了冀州,陈青岩和陈青淮请不下来假,只能等年底再回去了。
小弟一走,家里又恢复成往常的模样,三月中旬天气逐渐暖和起来,蔬菜的生意开始减淡。
王瑛抽空去邢夫人打算把账结了,来的时候绣娘正在给邢夫人量衣裳,大户人家都养着绣娘,每个季节都要量身裁衣。
“陈郎君来了。”
“见过夫人。”
“坐,喜儿沏壶茶过来。”
“不用麻烦了。”王瑛拘谨的坐在旁边的凳子上,看着绣娘量完后记录下数字离开。
邢夫人走过来道:“今个到了该结账的日子吧。”
“是,承蒙夫人这几年照顾生意。”
“哪里的话,你把菜卖给我,我也赚钱,咱们俩这叫互利互惠,张妈去叫账房过来。”
不多时府里的账房先生带着账簿来了,邢夫人是个立爽的人,拿起账簿递给王瑛,“陈郎君你看看有没有错漏的。”
王瑛简单翻了两页,账房记得比自己都细致,便放下账簿道:“夫人办事严谨,没有错漏。”
“那就好,待会儿我写张条子,你自己拿去钱庄取银子吧。”
“多谢夫人。”
这一冬卖出去的菜折算成银子,一共是一千七百余两,这些钱足够他们一家人在京都吃用和礼尚往来。
刑夫人写完条子犹豫半晌开口道:“咱们俩做了好几年的生意,我瞧着你人品好办事也敞亮,悄悄嘱咐你几句。”
王瑛一愣,连忙道:“夫人请说!”
“有人啊,看上你家那片地了。”
王瑛租下的那片山头第一年还没人注意,第二年往城里运菜的时候就有人私底下打听了,知道是他相公在翰林院当值不少商贾便歇了心思,毕竟民不与官斗。
不过这次惦记上他这块地的人可不一般,是康王妃,得知这庄子上有暖泉便想占下来在那边盖间别院,等冬天的时候搬过去住。
三番五次朝邢夫人打听,没法子邢夫人只得将王瑛的信息告诉了她。
“听我一句劝,这桩生意虽然赚钱但实在扎眼,若是康王妃想要给了她便是,可千万别为一点钱惹怒了康亲王。”
“多谢夫人提点,不过这片地是我租的,王妃若是想要只怕还得跟主家商量。”
邢夫人:“那些事就不用管了,你是个聪慧的,想来不用我提醒也知道该怎么办,别的我就不说了,若是以后有机会咱们再做生意。”
从吏部尚书家出来,王瑛心里十分别扭,尽管试验田可以随时挪回去,但还是烦闷。好不容才把生意做起来,还没赚多少银子就又得重头再来。
回到家后王瑛便跟陈青岩说了此事。
“算了,咱们人微言轻没办法跟康亲王抗衡,把试验田收回来他也不过拿去一座荒山罢了。”
话虽如此,可王瑛还是气不过。“这康王妃也是个眼皮子浅的,不过是个带暖泉的小山头,一年的出息不过一两千贯银子就惦记上了,偌大的康王府还差这点银子?”
陈青岩拉着他的手拍了拍,“马上我也该调任了,倒时俸禄也会跟着涨上一些,咱们日子紧一紧也无妨。”
“去哪定下来了吗?”
陈青岩摇头,“按说应该定下来了,但一直没消息,不知道上头是怎么决定的,只能先等等了。”
“二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