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日”号如同幽灵般滑行至交战空域的边缘,隐匿于一块巨大小行星的阴影中。
舰桥主屏幕上,实时传输着前方的战斗景象,如同观看一场无声的太空歌剧,却充满了真实的死亡威胁。
疤痕男的改装船——“秃鹫号”,虽然灵活顽强,但在两艘体型更大、火力更强的猎人飞船----“碎骨者”和“铁颚”----的夹击下,己是岌岌可危。
它的护盾光芒黯淡,船体多处破损,喷射出紊乱的气流和电火花。
能量炮火如同雨点般砸在它的装甲上,每一次命中都让舰身剧烈震颤。
“秃鹫号护盾即将崩溃!引擎输出不稳定!他们撑不了太久了!”雷达员紧张地汇报。
林风冷静地观察着战局。
那两艘攻击舰配合默契,显然干惯了这种勾当。
他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彻底摧毁“秃鹫号”,掠夺其所有物资,包括刚刚从林风那里交易到的星图碎片和稀有样本。
“船长,我们真的要插手吗?那两艘船不好惹。”大副有些担忧。刚刚获得喘息之机的“逐日”号,实在不宜再树强敌。
林风的目光却落在“秃鹫号”艰难规避的一次次机动上。
疤痕男的驾驶技术相当精湛,在绝境中依然展现出了老练的生存本能。
更重要的是,林风通过高精度传感器,捕捉到“秃鹫号”在最后一次被击中时,其引擎喷射的粒子流中,夹杂着一丝极其微弱的、非其本身技术应有的能量签名----那签名,与他从星海联盟数据库中见过的某种隐秘通讯技术的残留特征有几分相似。
这个疤痕男,恐怕不像他表现出来的那么简单。他可能真的与“避难所”有所关联,或者掌握着更重要的信息。
“我们不能首接硬拼。”林风开口,语气沉稳,“但可以制造混乱。还记得我们初步解析的‘信息熵屏蔽场’理论吗?虽然无法生成完整力场,但我们可以尝试模拟其基础波动,制造一个短时间、小范围的‘传感器致盲’效果。”
这是一个理论上的应用,从未实践过,风险极高,可能无效,甚至可能干扰到自身。
“目标:那两艘攻击舰的主传感器阵列。持续时间预计只有3-5秒。我们需要在这短暂的窗口内,完成威慑和救援。”林风快速布置战术,“‘清风’艇准备出击,搭载牵引光束。一旦对方传感器失效,立刻靠近‘秃鹫号’,发送接应信号并准备拖曳。‘逐日’号主炮充能,进行警告性射击,展示存在,但不要首接命中。”
这是一场精妙的操作,如同走钢丝。
命令下达,“逐日”号舰首一个经过改装的、原本用于实验的能量发射器开始调整角度,瞄准了“碎骨者”和“铁颚”号。舰内能量被集中,模拟出那种奇特的、针对信息感知的干扰波动。
“干扰准备就绪!”
“‘清风’艇己就位!”
“主炮充能90%!”
就在“碎骨者”号准备对“秃鹫号”发动最后一击的刹那----
“发射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