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空间里那堆成大黄鱼,李文远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一首紧绷的神经终于能稍微放松一些。这种沉甸甸的触感,带来的不仅是财富,更是巨大的底气。
“终于……有了稳定的来钱路子了!”他心中感慨万千。这意味着,无论是在现代向姚胜利采购“复古”装备,还是在1937年的上海滩购买紧俏物资,他都有了充足的“预算”。一句话:想买啥,就买啥!只要东西存在,他就有能力搞到手。
接下来的日子里,李文远彻底化身为一位神秘而阔绰的“药品商人”。他的身影频繁出现在上海滩最负盛名的几家大洋行:
·德国礼和洋行:以精密机械、军火和化工产品著称。李文远与严谨的德国经理交谈,展示他那神奇的小药瓶。
英国怡和洋行远东最大的英资财团,触角伸及各个领域。他在怡和的豪华会客室里,与矜持的英国绅士周旋。
美国最时洋行:代表着新兴的美国资本和技术。他与更加务实开放的美国经理打交道。
他的商品只有一种——青霉素。在这个肺炎、伤口感染都能轻易夺走生命的年代,尤其是在预感大战将至、各方都在储备医疗物资的背景下,这种被称为“战场保命神器”的抗生素,其价值无法估量。
他的定价简单粗暴:一根大黄鱼,一瓶药。这是天价,但对于惜命的高官、富商和正在囤积战略物资的军方来说,这是值得的。尤其是在“八一三”淞沪会战阴云密布的前夕,这种能极大降低伤亡率的药物,更是成了抢手货。
交易通常隐秘而迅速。验货、付钱、交货。李文远恪守商业“信誉”,提供的青霉素纯度极高,效果显著,很快就在顶尖的小圈子里建立了“口碑”。李文远接受的付款方式只有黄金,英镑,美元,还有少量日元。
不仅如此,深谙人脉重要的李文远,开始利用赚取的巨额财富,大肆结交各方势力。他举办奢华的酒会,出入高级俱乐部,宴请洋行经理、外国驻军军官、乃至国民政府的一些实权人物。他出手大方,谈吐不凡,很快成为上海滩社交界一位新晋的、略带神秘色彩的“闻人”。
当然,席间总会有人旁敲侧击,试图打听他这种神奇药物的来源。
“李老板,你这宝贝青霉素,是哪家工厂出的?透露一下嘛,有钱大家一起赚?”
“李兄,这药效如此神奇,莫非是德国最新的科研成果?”
面对这些探究,李文远总是面带微笑,从容不迫地搪塞过去:
“诶,一点祖传秘方,小打小闹,登不得大雅之堂。”
“来源嘛……抱歉,受一位海外朋友所托,有保密协议,实在不便透露。”
或者说一些云山雾罩的话,将之归功于“神秘的东方古法”与“西方先进技术的结合”,让人摸不着头脑。
他的谨慎和神秘,反而更坐实了他“背景深厚”的猜测,减少了不必要的麻烦。
度日如年的等待之后,李文远终于收到了期待己久的消息:一位“家里的长辈”同意见他。
在交通员老周的带领下,李文远又是经过了多次变换路线和反跟踪措施,最后才进入一间看似普通民居、内部却戒备森严的隐秘处所。
房间里陈设简单,只有一张桌子,几把椅子。一个穿着长衫、戴着眼镜、气质儒雅却目光如炬的中年人正坐在那里,平静地看着他。旁边站着的是地下党组织的冯书记,神情严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