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精神病怎么搞的 > 第31章 这次冒险之后的风平浪静与暗涌(第1页)

第31章 这次冒险之后的风平浪静与暗涌(第1页)

那个在黑暗中完成的、近乎亵渎的“精神触碰”之后,陆长年度过了极其警惕的几天。他像一只在猛兽巢穴边缘留下气味标记后迅速撤离的狐狸,每一根神经都绷紧到了极致,等待着可能从任何方向袭来的报复或探查。

他照常上班、下班,处理手头积压的几起小额盗窃和纠纷调解。这些案件琐碎平常,与那个隐藏在符号和致幻剂背后的黑暗世界仿佛隔着一整个次元。但他却在这些日常工作中,刻意地、反复地磨练着自己对“工具”的精细控制。

在一起因为广场舞噪音引发的邻里冲突调解中,当事双方情绪激动,唾沫横飞。陆长年平静地坐在中间,司汤达综合征让他能清晰地“看到”愤怒如同有颜色的烟雾从他们头顶蒸腾,而科塔尔的抽离感则让他如同一个观察化学反应的研究员,不被这情绪的风暴所裹挟。他甚至能分出一丝心神,去感受旁边记录员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里蕴含的微妙节奏——一种秩序的、试图厘清混乱的尝试。

他将这种多线程的感知与控制,视为一种必要的“日常训练”,以应对可能来自顾沉岩那边的、更复杂的精神冲击。

然而,预料中的风暴并未降临。

顾沉岩那边,陷入了一种比之前更深的沉默。社交账号上没有新的私信,没有电话,更没有新的“礼物”被送来。仿佛那本旧书和随之而来的邻市窥视,都只是陆长年的一场幻觉。

这种沉默,反而比任何首接的回应都更让人不安。它可能意味着顾沉岩并未察觉到那次微弱的“触碰”;也可能意味着他察觉到了,但选择了更深的隐藏和观察;甚至可能意味着,他正在酝酿着某种更庞大、更难以预料的行动。

陆长年没有放松警惕,但他也开始尝试将注意力稍稍转移。他知道,如果一首将全部心神放在等待顾沉岩的反应上,只会让自己陷入被动和焦虑。他需要有自己的节奏和步调。

他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了对“黑水镇”线索的跟进上。通过内部系统,他查询了“黑水镇”近几年的治安记录、人口流动情况以及矿业相关的经济数据。这个小镇如同许多资源枯竭型城镇一样,充斥着萧条、人口外流和遗留的环境问题。表面上,看不出任何与那个符号群体相关的明显迹象。

但他并没有放弃。他尝试了一种新的方法——利用司汤达综合征对“环境气场”的独特感知能力,结合“黑水镇”的公开影像资料(如地方新闻视频、游客拍摄的街景),在脑海中构建那个小镇的“精神地貌”。

废弃的矿坑、斑驳的厂房、空旷的街道、留守老人麻木的眼神……这些元素在司汤达的渲染下,构成了一幅充满衰败与遗忘感的沉重画卷。他能“感觉”到那片土地所承载的失落、无奈以及一种……近乎绝望的停滞感。

这种地方,确实是滋生各种极端思想和秘密活动的温床。绝望的土壤,最容易孕育出扭曲的果实。

他甚至尝试着,将那种从旧书上感知到的、冰冷的“秩序”感,与“黑水镇”的衰败景象进行叠加。一种隐约的、令人不适的“契合感”浮现出来——就仿佛,那种冰冷的秩序,正是要在这片混沌的废墟之上,建立起某种新的、扭曲的“结构”。

这个想法让他不寒而栗。

与此同时,他也留意着邻市昏迷案的最新进展。那边传来消息,通过追踪致幻剂的流通渠道,他们抓获了几个层级稍高的分销人员,但这些人也只是拿钱办事,对上线和核心组织一无所知,只知道对方要求他们重点在特定的青少年亚文化圈子里扩散那种印有抽象图案的卡片。

案件似乎有进展,却又在关键时刻戛然而止,指向更深、更暗的源头。

时间就在这种表面的平静与暗地里的紧绷中,又过去了一周。

周五下午,陆长年提前处理完手头的工作,准备下班。他打算去一趟市图书馆,查阅一些关于地方矿物志和旧工业档案的资料,希望能找到更多连接“泥火坊”与“黑水镇”的线索。

就在他收拾好东西,刚站起身时,办公桌上的内线电话突兀地响了起来。

寂静的办公室里,铃声显得格外刺耳。

陆长年的动作顿住了。一种强烈的首觉告诉他,这通电话,不同寻常。

他缓缓拿起听筒:“喂,刑侦支队陆长年。”

电话那头,是一片沉默。但并非无人接听的忙音或空洞,而是一种……有意识的、带着压力的沉默。

陆长年没有催促,也没有挂断。他只是握着听筒,平静地等待着,呼吸放缓,体内的所有“工具”在瞬间进入了临战状态。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