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精神病怎么搞的 > 第98章 织网前的冥想(第2页)

第98章 织网前的冥想(第2页)

异己手的能量云在无人压制下缓缓沉淀。

弗雷格利的镜面在无需分析时变得澄澈。

卡普格拉的薄雾在无需防御时悄然淡化。

而科塔尔的黑柱,依旧稳定,但其冰冷的质感,似乎不再那么具有排斥性,反而成为其他弦最终安歇的基石。

不知过了多久,也许是一个小时,也许是整个上午,内在的混乱噪音渐渐平息。五根弦并未消失,也并未融合,但它们找到了一种动态的平衡。它们依然保持着各自独特的振动,但这些振动不再相互冲突,而是形成了一种复杂而和谐的内在和弦。

一种深沉的、前所未有的静定感,从意识深处弥漫开来,浸润全身。这不是死寂,而是充满了生机的宁静,如同风暴眼,外部能量汹涌,内部却一片祥和。左腿的伤痛、身体的虚弱,依然存在,但它们仿佛被隔绝在这片静定之外,不再能扰动意识的核心。

陆长年缓缓睁开眼,外界的光线似乎都变得更加柔和、清晰。他甚至能听到自己血液流动的细微声响,以及远处树叶摩擦时那富有层次的音律。世界,在他极度静定的内在映照下,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丰富细节。

他知道,这只是第一步。这种静定状态还很不稳固,很容易被外界干扰或内在情绪的波动打破。但他己经触摸到了门径。

下午,他开始了第二个练习:微观共振。

他不再将目标对准那棵巨大的冷杉或整片山林,而是选择了身边最微不足道的事物——脚下的一粒石子,岩缝里的一株青苔,甚至是一缕绕过岩壁的、带着松香气的微风。

他维持着内在的静定,然后极其精细地调整某一根弦(通常是司汤达之弦),去尝试与这些微小目标的固有频率进行匹配和共振。

与一粒石子的共振,感受到的是亿万年的沉静与坚定不移。

与一株青苔的共振,体会到的是生命在极端环境下的柔韧与顽强。

与一缕微风的共振,捕捉到的是那无形无质、却蕴含轨迹与力量的自由。

这些共振极其微弱,持续时间很短,对精神力的消耗也远小于与大型物体的连接。但正是在这一次次细微的尝试中,他对于频率的感知和操控能力,得到了难以想象的锤炼。他学会了如何更精准地“调音”,如何更稳定地维持共振,如何更敏锐地捕捉反馈。

他就像一位正在学习掌握最精密仪器的科学家,耐心、重复、一丝不苟。

当夕阳再次将山谷染红时,陆长年结束了今天的练习。他感到精神上一种充实的疲惫,如同完成了一套复杂的思维体操。

他没有立刻去碰硬盘。他知道火候还未到。

他添柴,生火,准备晚餐。动作不疾不徐,带着一种newfound的从容。

夜晚,他依旧靠着岩壁休息,但不再进行深度沉寂。他让意识保持着那种微醺般的静定状态,五弦在睡梦中依旧低吟着和谐的和弦。

他知道,与“先知之核”的对话,将是一场持久战。他不再急于求成,而是享受这个不断打磨自身、逼近真相的过程。

他的弦音,在日复一日的静定与微观共振中,正被锤炼得愈发精纯,愈发接近于那把能解开一切谜团的……钥匙。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