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精神病人是怎么治疗的 > 第23章 无声博弈的后续发展(第1页)

第23章 无声博弈的后续发展(第1页)

监察办公室的小插曲,像一阵微风吹过湖面,涟漪散去后,湖底却沉淀下了一丝寒意。陆长年并未将此事过多放在心上,他知道这是顾沉岩的警告,也是试探。他按部就班地处理完宣传设计的收尾工作,与顾沉岩的最后一次沟通也完全通过邮件完成,没有再提出面谈。

他表现得如同一个被上级提醒后、更加谨言慎行的普通警察,将所有的探究和锋芒都收敛了起来。

但这种收敛,并非退缩,而是另一种形式的蓄力。陆长年像一只经验丰富的猎手,在察觉到猎物异常警觉后,选择了暂时隐入草丛,调整呼吸,等待下一个更好的时机。他知道,与顾沉岩这样的对手较量,耐心比冲动更重要。

他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对自身“工具”的深度磨合与理解上。这不再仅仅是为了控制,而是为了探索其更深层次的应用可能性。

他开始进行一些更为精细的“实验”。例如,在独自一人的安全环境里,他会尝试主动引导司汤达综合征,去“解析”一些复杂的、看似无序的图像——比如一片布满裂纹的墙壁,或者一张充满噪点的老照片。他发现,当自己不完全抗拒,而是以一种引导性的“邀请”姿态去面对这种审美扭曲时,他往往能从中捕捉到一些被常人忽略的、隐藏的图案或结构信息。这有点像……通过疾病的棱镜,看到了世界的另一层纹理。

他也更加留意异己手在不同情绪和思维状态下的反应。他发现,当自己陷入深度逻辑思考时,这只手往往会变得异常安静,仿佛也在“思考”;而当他的首觉或潜意识捕捉到某些危险信号时,这只手则会提前发出微弱的预警——有时是肌肉的莫名绷紧,有时是指尖难以察觉的冰冷。他开始学习信任这种超越五感的“体感”,将其视为一种补充性的信息来源。

他甚至开始尝试,在脑海中同时维持多种“工具”的有限度运行。比如,在分析案件现场照片时,一边用司汤达感知环境氛围和潜在的情绪残留,一边用弗雷格利扫描照片中人物面孔的细微异常,同时还要分神压制科塔尔可能带来的虚无干扰,并监控异己手的反应。这种“多线程”操作极其耗费心神,常常让他结束后感到精神上的虚脱,但他能感觉到,自己对这些能力的“兼容性”和“掌控力”在缓慢提升。

他就像一名闭关的武者,在不断捶打和磨合着自己独特的“内力”。

与此同时,他并没有放弃对“泥火坊”和“蓝鸟”酒吧线索的常规追踪,只是更加隐秘和耐心。他像蜘蛛一样,维系着那张信息网络的存在,静静等待猎物触网的那一刻。

日子在表面的平静下悄然流逝。转眼,那场与顾沉岩合作的青少年宣传活动正式启动,相关的宣传海报和视频开始出现在一些学校和社区的公告栏、屏幕上。顾沉岩的设计确实起到了效果,那种冷峻而充满思辨性的风格,在众多说教式的宣传材料中显得独树一帜,吸引了不少年轻人的目光,甚至引发了一些小范围的讨论。

陆长年偶尔会在上下班路上看到这些海报。看着那熟悉的、充满控制力的线条和色彩,他仿佛能透过它们,看到顾沉岩那双深邃而平静的眼睛。他们之间那根无形的线,并未因合作的结束而断裂,反而因为这次匿名举报事件,变得更加清晰和紧绷。

这天下午,陆长年正在整理一份跨区诈骗案的卷宗,内线电话响了起来。他拿起听筒,里面传来一个平静而熟悉的嗓音,是顾沉岩。

“陆警官,打扰了。”

陆长年握着听筒的手指几不可察地收紧了一瞬,但声音依旧平稳:“顾先生,你好。有什么事吗?”

“宣传项目的效果反馈,我这边收到了一些,看起来还不错。”顾沉岩的语气听不出喜怒,像是在陈述一个客观事实,“这要感谢陆警官当初的推荐和过程中的专业沟通。”

“这是顾先生设计功底深厚,符合需求。”陆长年客套地回应,心中警惕着对方的下文。

电话那头沉默了两秒,然后顾沉岩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丝难以捉摸的意味:“项目虽然结束了,但关于上次提到的,‘共振’的话题,我最近恰好读到一些相关的文献,觉得或许能提供一些更深入的视角。不知道陆警官是否还有兴趣探讨?”

来了。

陆长年心脏微微加速。顾沉岩主动提出了延续那个危险的话题。这不是闲谈,这是一次正式的、隔着电话线的邀约,一次精神层面的探戈。

他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让听筒里出现了几秒钟恰到好处的空白,仿佛在思考,也像是在衡量。

“顾先生的研究,一定很有见地。”他最终开口,语气带着适度的、对知识的尊重,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审慎,“不过,最近手头案子比较多,时间上可能不太方便。而且,这类话题可能更适合学术场合,我作为警务人员,私下探讨不太合适。”

他选择了婉拒。不是畏惧,而是一种策略。他不能表现得过于急切,那会落入对方的节奏。他需要保持距离,维持自己“恪尽职守的警察”这一身份定位,同时,也要让对方感觉到,自己并非完全没有兴趣,只是有所顾忌。

这是一种微妙的平衡。

电话那头的顾沉岩似乎并不意外,也没有坚持,只是淡淡地说:“理解。警务繁忙,陆警官以工作为重。如果以后有机会,再说吧。”

他的语气依旧平静,听不出失望,也听不出其他情绪。

“好的,谢谢顾先生理解。”陆长年客气地回应。

通话结束。

陆长年放下听筒,靠在椅背上,缓缓吐出一口气。刚才短暂的对话,其凶险程度不亚于一次面对面的交锋。

顾沉岩在试图建立一种超越公务的联系,一种基于“共同兴趣”的私人对话渠道。这很危险,但也是一个机会。一个可能更接近核心秘密的机会。

但他不能轻易踏进去。他需要更充分的准备,需要一个更安全、更可控的“战场”。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楼下院子里训练的同事。阳光很好,但他内心却盘算着如何在那片由符号、神经活性颜料和冰冷理性构筑的黑暗领域中,谨慎地迈出下一步。

它们让他拥有了踏入那片领域的资格,也给了他与之周旋的独特资本。但现在,他需要依靠的,不仅仅是这些“工具”,还有作为一名警察的理智、耐心和纪律性。

他知道,顾沉岩不会就此放弃。那条试探的触手既然己经伸出,就不会轻易收回。

他只需要继续等待,继续准备,像一块被潮水反复冲刷的礁石,看似被动,却始终稳固。

下一次,当机会来临时,他必须确保自己己经打磨得足够锋利,能够精准地切入对方那看似无懈可击的防御之中。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