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亭侯是谁 > 第二十四章 白马寺里木鱼残(第2页)

第二十四章 白马寺里木鱼残(第2页)

正说着,前殿传来敲钟声,是召集僧人的信号。慧安脸色一白:"是了尘!他每日此时都要查点人数,发现我们不在。。。糟了!"

关羽将老和尚和小沙弥藏进地窖暗格,对周仓道:"你守住入口,我去会会这个了尘。"

前殿里,三十多个僧人正跪在地上,为首的是个胖和尚,穿着件金线绣的袈裟,手里捻着串翡翠佛珠,正是了尘。他见关羽走进来,眼皮都没抬:"新来的香客?不懂规矩?见了佛祖也不拜?"

"拜的是真佛,不是假僧。"关羽的声音像殿外的寒风,"了尘方丈,别来无恙?"

了尘猛地抬头,脸上的肥肉抖了抖:"施主认识我?"

"三年前在兖州,你用同样的手段骗了兴隆寺的香火钱,被我撞见,没想到跑到洛阳来了。"关羽冷笑,"当年你说要去五台山修行,原来是改头换面,继续作恶。"

了尘脸色骤变,拍了拍手,后殿突然冲出十几个护院,手里都拿着刀。"既然认出我,就别想活着出去!"他肥脸狰狞,"这白马寺就是你的葬身地!"

关羽早有准备,反手抽出青龙偃月刀,刀光劈在香案上,将供着的假佛劈成两半,里面的碎银撒了一地。"看看你们拜的是什么!这就是你们的佛祖!"

跪着的僧人见状,有的吓得发抖,有的却红了眼——那是被了尘胁迫的真僧人,此刻见假佛被劈,终于敢抬头。

"他把真佛经卖了换酒肉!"一个年轻僧人突然喊道,"我亲眼看见他把《贝叶经》给了西域商人!"

"他还霸占寺里的田产,租给地主收高利贷!"

群情激愤,护院们反倒慌了神。关羽趁机挥刀斩断了尘的袈裟,露出里面的绸缎肚兜,上面还绣着只金元宝。"这种败类,也配穿袈裟?"

了尘见势不妙,推开护院就往后殿跑,却被周仓堵个正着,一拳打在胖脸上,门牙都掉了两颗。

三、残木鱼里的真意

清理白马寺的乱象用了整整三日。了尘和他的同伙被押去官府,从地窖里搜出的真佛经有三十七卷,其中就包括流失多年的《贝叶经》,据慧安说,这是当年玄奘法师带回的孤本。

最让人唏嘘的是在偏殿的梁上,发现了个被虫蛀的木鱼,里面藏着封信,是前几任方丈留下的:"佛在心中,不在金身;经在传世,不在收藏。若遇恶人,当破戒护法,勿念慈悲虚名。"

"破戒护法。。。"慧安捧着残木鱼,老泪纵横,"是我们懦弱,才让贼人横行三年。"

关羽望着那尊被周仓劈碎的假佛,忽然道:"这假佛也有用。"他让僧人把碎铜收集起来,熔铸成一口小钟,挂在偏殿,钟上刻着"警钟长鸣"西个字,"以后谁再敢在寺里作恶,就敲响这钟。"

小沙弥们把捡来的碎银分给了欠账的农户,农户们带着新收的小米来谢,寺里的炊烟终于有了人间烟火气。慧安请关羽在寺里多住几日,说要让僧人跟着学学武艺,免得再被欺负。

"学武不是为了打架。"关羽教小沙弥们扎马步时,特意放慢了动作,"是为了守住自己的本心,就像这白马,看着温顺,真要护着东西,谁也拉不走。"他指着山门那对石马,"你们看它们,被人凿了眼睛,依旧站在这儿,这就是守住了本分。"

离开白马寺那天,慧安带着僧人们在山门口相送,小沙弥捧着那个残木鱼,非要送给关羽。"师父说。。。这木鱼敲了百年,声音里有佛性。"

关羽接过木鱼,入手沉甸甸的,虫蛀的洞里还留着些木屑,带着股淡淡的松脂香。他忽然明白,所谓"神佛",从来不是金雕玉琢的塑像,而是藏在残木鱼的回响里,在护寺僧人的拳头里,在每个不肯向恶低头的骨头里。

周仓牵着马,见关羽手里捧着个破木鱼,忍不住笑道:"君侯还真要这破烂?"

关羽敲了敲木鱼,"笃笃"的声音在晨光里格外清越,像敲在每个人的心上。"这不是破烂,是真佛。"

前路的风又起了,吹得白马寺的铜铃依旧"呜呜"响,只是这一次,听着不再像哀鸣,倒像是在唱一首关于坚守的歌。关羽知道,往后的路还会遇到更多的假佛伪僧,但只要手里的木鱼还能敲响,心里的那尊真佛就永远不会蒙尘。这,或许就是他从凡入神的修行——不在庙堂高处,而在人间烟火;不在神通广大,而在寸心不移。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