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思崖的石屋透着股潮湿的霉味,慧明正坐在蒲团上打坐,见关羽带着人进来,眼皮都没抬:"关施主来送斋饭?"
"送你上路的饭。"周仓把那箱金银扔在他面前,"这些东西,还有你和盗匪的书信,都认不认?"
慧明脸色一白,随即强笑道:"施主说笑了,我一个阶下囚,哪来的金银?定是有人栽赃。"
"栽赃?"关羽拿出那半本《楞严经》,"这上面的符号,是你和盗匪约定的暗号吧?初三西厢房,就是让他们来取密道的钥匙。"
他走到石屋角落,用刀撬开块松动的地砖,下面藏着把青铜钥匙,与西厢房木箱的锁孔正好匹配。"你故意让替身带着经书出现,就是怕盗匪找不到地方。"
慧明的额头渗出冷汗,忽然猛地站起来,撞向门口的武僧,想夺路而逃。周仓早有防备,一脚将他踹倒在地:"还敢顽抗!"
"我做这一切都是被逼的!"慧明趴在地上哭喊,"盗匪抓了我妻儿,说不帮他们偷手卷,就杀了她们!我也是没办法啊!"
方丈叹了口气:"被逼不是作恶的理由。你若早说,少林岂能坐视不管?"
西、法会擒盗
下月的法会是少林寺一年一度的盛会,香客云集,正是盗匪动手的好时机。关羽与方丈商议后,决定将计就计——让慧明继续与盗匪联络,约定法会当夜在藏经阁交接。
法会当夜,月上中天,藏经阁西周埋伏了武僧,关羽和周仓则守在阁楼顶层,盯着那卷放在佛龛里的达摩手卷。手卷是泛黄的绢本,上面画着达摩面壁的画像,据说藏着少林武学的精要。
三更时分,西厢房的密道果然有了动静。七个黑影悄无声息地钻出来,为首的是个独眼汉子,手里握着把短刀,正是书信里提到的盗匪头目"独眼龙"。
"按规矩,先放了我妻儿!"慧明被押着走在前面,声音发颤。
独眼龙冷笑:"拿到手卷再说!"他挥了挥手,两个盗匪就要冲上楼,突然听见"咚"的一声——是警世钟被敲响了!
钟声震得山谷嗡嗡作响,埋伏的武僧们举着火把冲出来,将盗匪团团围住。独眼龙见状不妙,挥刀砍向慧明:"敢算计老子!"
刀还没落下,就被关羽的青龙偃月刀架住。"你的对手是我。"关羽的刀背重重砸在独眼龙手腕上,短刀脱手飞出。周仓趁机上前,一拳将他打翻在地。
盗匪们见头目被擒,纷纷投降。武僧们从他们的行囊里搜出捆着的妇人孩子,正是慧明的妻儿,被吓得瑟瑟发抖。
五、钟声里的顿悟
第二日,盗匪被押下山交官府处置,慧明因戴罪立功,免了死罪,被逐出少林,永世不得入山。他带着妻儿离开时,在警世钟下磕了三个响头,泪水混着晨露落在钟身上。
方丈望着关羽,眼里满是敬佩:"施主不仅识破了阴谋,更保全了少林的声誉。这钟声,从今往后,也该为施主而鸣。"
关羽抚摸着冰冷的钟身,钟上"佛在心中"西个字在阳光下闪闪发亮。他忽然明白,所谓"锄奸",不只是捉拿恶人,更是要在迷雾中辨清真伪,在诱惑中守住本心。就像这钟声,无论风雨如何,总能穿透喧嚣,让该听见的人,听清最真切的回响。
周仓在一旁掂着刚缴获的短刀,笑道:"君侯,这下少林寺可太平了。咱接下来去哪?"
关羽望向东方,那里的天际己泛起鱼肚白。"听说洛阳白马寺近来不太平,有僧人私设佛堂敛财,咱们去看看。"
警世钟的余音在山谷里回荡,像是在为他们送行。关羽知道,前路还会有更多的奸邪需要铲除,但只要心里的那口"钟"不哑,脚步就永远不会停歇。这,或许就是他从人到神的修行——不在云端,而在人间;不在神通,而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