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便是镇国国师,李日卿。
见李千千进来,他放下茶盏,起身微微颔首,算是见礼,姿态从容,并无一般臣子的卑躬。
“千千不知国师驾临,有失远迎,还望国师勿责。”
李千千敛衽一礼,姿态优雅。
“公主殿下客气了,是老夫冒昧打扰。”李日卿声音温和,带着一种令人心静的韵律。
他目光平和地看向李千千,仿佛能穿透那层温婉的伪装,看到其下的波澜。
“老夫云游途经羯州,听闻公主在此,特来拜会。殿下近日,似乎颇有些际遇?”
李千千心中微凛,国师果然感知敏锐。
她不动声色,请李日卿重新落座,亲自为其续上茶水,淡然道:
“不过是奉父皇之命,处理些琐事,增长些见闻罢了。比不得国师云游西海,逍遥自在。”
李日卿微微一笑,也不深究,转而问道:“殿下以为,这天下之势,如何?”
李千千心知这是考校,亦是试探,沉吟片刻,谨慎答道:
“圣曜鼎立,西海宾服,然北疆未靖,江湖暗涌,需刚柔并济,徐徐图之。”
“刚柔并济,说得不错。”李日卿点了点头,目光似乎有些悠远。
“然殿下可知,何为‘柔’?何为‘刚’?老夫年少时,也曾意气风发,以为凭借手中之剑,一身修为,便可荡平世间不平事。首到……我遇见了一个人。”
李千千顿时提起精神,知道国师要谈及关键了。
“那是在北疆的一片荒漠之中,”李日卿缓缓道来,语气带着追忆。
“我遭遇强敌,身受重创,濒临绝境。是一位路过的白发老者救了我。他并未出手击退强敌,只是站在那里,那些凶悍的敌人便如同陷入泥沼,动弹不得,最终惶恐退去。”
李千千屏住呼吸,白发老者?她瞬间联想到了刘瞎子!
“我问他为何不杀了那些恶徒。”
李日卿继续道,“他只是摇了摇头,用手指在沙地上写下西个字——‘上善若水’。那时我不懂,后来才渐渐明白,水至柔,亦至刚,利万物而不争,然天下莫能与之争。真正的‘刚’,并非锋芒毕露,而是如同大地承载,如同流水不息,是一种……对‘道’的领悟与运用。”
他看向李千千,目光深邃:
“那位前辈,便是我所见过的,将‘柔’与‘刚’,将‘道’与‘力’结合得最为完美之人。也是他,指引我走出了属于自己的‘道’。朝廷的威严,武力的强横,是‘刚’;”
“而人心的归附,规则的建立,乃至对天地之力的感悟运用,则是‘柔’。殿下欲成大事,需明辨此理。”
李千千听得心潮澎湃。
国师这番话,无疑是在点拨她!
他指出了超越单纯武力争斗的更高层次——对“道”的追求和对规则力量的运用。
这与她想要摆脱棋子命运,掌控自身力量的念头不谋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