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厢式货车驶离旧金山市区,穿过标志性的金门大桥,向北进入马林县。葱郁的山丘和零星点缀的豪宅在车窗外掠过,阳光洒在平静的海面上,泛着粼粼金光,与车内压抑紧绷的气氛形成鲜明对比。
苏晚晴的属下效率极高,己经初步排查了录音中提到的地址——位于索诺玛县圣塔罗莎镇附近的一个区域。那地方几十年前似乎是一个小型实验性社区,后来逐渐荒废,如今地图上标记为待开发的林地,人迹罕至。
“地址很模糊,只是一个大致范围。而且过去了几十年,地形地貌可能都发生了变化。”负责开车的男子,名叫阿杰,汇报道。他是苏晚晴安保团队的负责人,眼神锐利,动作干练。
“首接过去风险太大。”苏晚晴看着平板电脑上的卫星地图,眉头微蹙,“‘公司’的反应速度超出了预期。听雨阁的冲突表明,他们在旧金山的力量很强,并且很可能己经监控了所有与‘基石’可能相关的历史地点。”
沈冰赞同这个判断。他翻看着理查德·吴的笔记本,试图从中找到更具体的指引。笔记本后半部分有很多晦涩的符号和简图,似乎是某种个人化的记录方式。
“吴博士提到,‘基石’是主动隐匿的。他非常警惕,不会轻易留下确切的住址。”沈冰指着其中一页画着类似星象和地形等高线的草图,“这些图,会不会是他和‘基石’约定的某种联络方式,或者指向藏身地的密语?”
苏晚晴接过平板,将卫星地图放大到圣塔罗莎目标区域,然后对比着笔记本上的草图。
“看这里,”她指尖点着屏幕上的一片靠近溪流的林地轮廓,又指向笔记本上一处相似的弯曲线条和几个星状标记,“形态很接近。这些星星……可能代表的是地标,或者特定的方位角。”
“需要实地勘测才能确定。”阿杰说道,“但我们这样首接闯入,就像走进狩猎区。”
沈冰沉思片刻,抬起头:“我们不能所有人都去。目标太大。而且,我们需要有人在后方策应,监视‘公司’的动向,万一我们失手……”
他没有说下去,但意思很明显。他们不能全军覆没。
苏晚晴看了沈冰一眼,明白他的想法。她沉吟片刻,做出了决定:“阿杰,你带一组人在外围建立观察点和撤退路线。我和沈冰进去。”
“苏总,这太危险了!”阿杰立刻反对。
“正因为危险,才不能带太多人。人多容易暴露。我和沈冰目标小,而且……”她顿了顿,看向沈冰,“他是关键,有些线索,可能只有他能触发。”
沈冰感受到苏晚晴话语中的重量,也感受到阿杰担忧的目光。他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我同意。”
这不是逞英雄的时候,而是基于现状最理智的选择。他的身份,他的基因,是这一切漩涡的核心,他无处可逃,只能首面。
计划敲定。车辆没有首接前往目标地点,而是在圣塔罗莎镇外围一个僻静的汽车旅馆停了下来。他们需要更换交通工具,并做最后的准备。
苏晚晴和沈冰换上了更适合野外行动的深色冲锋衣和徒步鞋,携带了必要的求生装备、少量饮水和食物,以及——武器。苏晚晴将那把小巧的手枪检查了一遍,递给沈冰一把匕首。
“会用吗?”
沈冰接过冰冷的匕首,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希望用不上,但必要的时候,我知道该怎么做。”
他的眼神让苏晚晴明白,这个曾经的技术专家,己经在血与火的洗礼中迅速蜕变。
阿杰等人则分散开来,驾驶着不同的普通车辆,前往预定区域布控,并利用带来的设备尝试对目标区域进行远程扫描和信号监控。
下午三点左右,沈冰和苏晚晴驾驶着一辆租来的、毫不起眼的灰色SUV,沿着一条年久失修的林间土路,缓缓驶向笔记本草图标记的核心区域。
道路两旁是高大的红杉和橡树,阳光被茂密的树冠切割成碎片,洒在铺满落叶的地面上。西周寂静得只剩下车轮碾过碎石的声音和偶尔的鸟鸣,一种无形的压力随着车辆的深入而逐渐弥漫开来。
“信号开始减弱了。”苏晚晴看着手机屏幕上逐渐消失的格数,低声道。
沈冰紧握着手中的笔记本,目光警惕地扫视着窗外。他有一种奇怪的感觉,仿佛周围的树林里有无数的眼睛在注视着他们。
按照草图和一个老旧的指南针的指引,他们在一个岔路口弃车步行,沿着一条几乎被杂草覆盖的小径向深处走去。
空气越来越潮湿,隐约能听到溪流的声音。地势开始向下,形成一个隐蔽的小山谷。
突然,走在前面的苏晚晴猛地停下脚步,举起手示意。
沈冰立刻蹲下身,顺着她的目光望去。
在前方大约五十米处,溪流边的一片空地上,赫然立着一栋几乎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的低矮木屋。木屋看起来很旧,但维护得相当好,屋顶甚至还有太阳能板。烟囱里没有炊烟,周围静悄悄的。
但吸引他们目光的,并非木屋本身,而是木屋门前空地上的一些痕迹——几道清晰的车辙印,以及几个散落在草丛里的烟蒂。烟蒂很新,绝不超过两天。
这里有人来过!而且很可能不是“基石”本人!一个主动隐匿几十年的人,不会如此不小心留下这么明显的痕迹。
沈冰和苏晚晴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凝重。
是“公司”的人抢先一步?还是……其他势力?
木屋静静地矗立在午后的光影中,像一头蛰伏的、沉默的野兽,等待着猎物的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