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我朝洪武大帝英明神武,多谋善断,一定会做好万全的准备再动手。”
“故而牵连者虽众,但都是贪官污吏,尽量不惊扰到百姓。”
朱闲慢悠悠说道,“如今正是胡惟庸志得意满,权倾朝野的时刻,专权、结党、贪腐,蔑视皇权,随便一条都是死罪。”
“皇帝无需其他动作,只要放着胡惟庸不去管束,再时不时的褒奖几句,胡惟庸必定更加膨胀,无法无天,诛杀胡惟庸,乃顺应天命,民心所向。”
“即便杀个几万人,也是大快人心的。”
后世许多人都说朱元璋称帝以后无情无义,杀人如麻。
可你也不看看那些人都做了什么?
朱元璋眼睛一亮,“你认为皇帝做得对?”
“那是当然,元末的官吏腐败,并没有因为大明的建立就消失,不狠狠整治,如何能开启新的盛世?”
朱闲回应道,“换谁来做皇帝,胡惟庸都得死,说不定还要杀的更多。”
“那些狗官挨个点名挂城墙上,或许有冤枉的,但隔一个砍头一个,一定有漏网之鱼。”
“说的好,狗官该死!”
朱元璋拍掌赞道,这句话简直说到他心里来了。
“咱就是说,皇帝要杀他们,他们知道错了,知道喊冤枉了?横行枉法,欺上瞒下,向老百姓伸手的时候,怎么就不知道收敛点?”
“爹,狗官不是知道错了,知道自己要死了!”
朱闲的话,再一次直击朱元璋的灵魂。
这小子咋就这么会说话呢!
多说点,咱爱听!
朱元璋大喜,吃的更香了。
“咱儿子在家长进了,学了不少,比朝堂上那些吃白饭的要强,不知道是跟哪个先生学的?”
李善长也竖起了耳朵。
这爷俩一唱一和,每一句都听的李善长心惊肉跳。
朱闲的话,句句诛心!
既然真的是巧遇,那是什么样的老师,能教出朱闲这样的学生?
对朝堂的把握,对圣意的揣度,李善长自愧不如。
“儿没事了瞎想的。”
朱闲笑道,这都是历史上即将发生的事,他只不过提前说了出来。
“再跟爹多说一嘴,当今陛下除掉胡惟庸以后,不会再设丞相一职。华夏大地,两千年以来的宰相制度,就此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