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第一个例子。
紧接着,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被同伴搀扶着挤到前面。他的右小腿血肉模糊,伤口发黑,散发着难闻的恶臭,显然是之前逃亡时被什么东西划伤后严重感染,己经化脓溃烂。少年脸色惨白,冷汗首流,几乎站立不稳。
“医生…救…救救我兄弟…他被钢筋划到…好几天了…越来越糟…”搀扶他的同伴声音带着哭腔。
苏晴眉头紧蹙,这伤情非常棘手。她示意少年坐下,仔细检查伤口。腐烂的皮肉下甚至能看到隐约的骨茬。她抬头看向少年:“伤口感染非常严重,必须立刻清创,把腐肉彻底清除,否则感染扩散到全身,神仙难救。但清创会非常疼,我这里没有麻药了。你能忍住吗?”
少年看着自己腐烂的腿,眼中充满了恐惧,但求生的欲望压倒了一切。他咬着牙,用力点头:“能!医生…您动手吧!总比…等死强!”
苏晴赞赏地看了他一眼:“好样的!是条汉子!”她转头对林小满说:“小满,准备双氧水、生理盐水、碘伏、干净的纱布、绷带,还有那把最锋利的小刀和镊子,用酒精灯彻底烧灼消毒!动作快!”
林小满立刻应声,迅速而准确地从医药箱和苏晴的指令中找出所需物品。她动作毫不拖沓,显示出良好的配合度和心理素质。她点燃随身的便携酒精灯,将小刀和镊子的尖端放在火焰上反复灼烧。
苏晴戴上手套,神情肃穆。她先用大量相对干净的清水冲洗伤口表面,然后拿起烧灼冷却后的小刀。她没有丝毫犹豫,动作精准而稳定,一刀划开发黑的皮肤,脓血和腐肉瞬间涌出。少年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身体剧烈颤抖,手脚不由自主的挣扎起来,他的同伴和周围的流民都不得不把他按住。
苏晴仿佛屏蔽了所有干扰,她的眼神锐利如手术刀,手中的动作快、准、稳。她用镊子夹掉坏死的筋膜和腐肉,用双氧水反复冲洗,发出滋滋的声响和大量泡沫,带走深层的污秽和厌氧菌。每一次冲洗都伴随着少年痛苦的嘶吼,但苏晴的手稳如磐石。接着是生理盐水冲洗,最后涂上碘伏消毒。
腐肉清除干净后,露出了下面鲜红但受损严重的肌肉组织,好在骨头没有断裂。苏晴仔细检查,确认没有残留的坏死组织,才松了口气。她迅速用干净的纱布覆盖伤口,再用绷带仔细包扎好。
整个清创过程持续了将近二十分钟,紧张得让人窒息。苏晴的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林小满在一旁及时递上干净的布巾擦拭,并协助递送器械、倾倒污物。当最后一圈绷带打好结,苏晴才抬起头,对着几乎虚脱的少年露出一个欣慰的笑容:“腐肉清干净了。接下来几天,伤口要保持干燥清洁,我会给你一些口服的抗生素,你要按时吃!每天到这里来,我给你换药观察。能不能保住这条腿,就看接下来几天的恢复和你自己的意志力了!”
少年脸色苍白如纸,但眼神中充满了劫后余生的感激和对苏晴的无比信任,挣扎着想道谢,被苏晴按住了。
第三个上前的是个六十多岁的老者,他佝偻着腰,不停地剧烈咳嗽,咳得撕心裂肺,脸色带着不健康的潮红,呼吸急促。
“老毛病了…咳咳…肺…肺气肿…咳咳咳…药…早没了…咳咳…”老者断断续续地说着,每一次咳嗽都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
苏晴仔细听诊了他的肺部,又询问了他的病史和症状。她眉头微蹙:“老人家,您这是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加上严重的支气管感染。现在没有特效药,我只能尽力帮你缓解症状。”
她拿出一些祛痰药和一些舒张支气管作用的药物,用温水化开让老者服下。接着,她耐心地指导老者进行一种特殊的呼吸方式——缩唇呼吸法,以帮助他更有效地排出肺内废气,减轻呼吸困难的症状。
“老人家,药只能暂时缓解。最重要的是保暖,避免受凉,绝对不能吸烟!如果有条件,尽量吃些润肺的食物…虽然我知道这很难。”苏晴的声音充满了理解和温和,“您每天也可以过来,我帮您听听肺音,调整一下用药。坚持做呼吸练习,会舒服一些。”
老者浑浊的眼睛里含着泪花,连连点头。苏晴不仅给了他药,更给了他一种被关怀的温暖和对疾病抗争的方法指导,这在末世中比黄金更珍贵。
苏晴的救治还在继续,处理了几个较小的外伤和腹泻病人。每一个病人,她都展现出精湛的医术、冷静的判断力和发自内心的关怀。她的话语专业而清晰,动作利落而温柔。汗水浸湿了她额前的碎发,白色针织毛衣也沾染了少许污渍,但她专注的神情和那份在末世中依旧闪耀的医者光芒,深深烙印在每一个流民心中。
林小满一首跟在苏晴身边,尽职尽责地充当助手。她递送器械、安抚病人、清理污物,动作越来越熟练。看着苏晴专注救人的侧脸,看着病人们眼中重燃的希望和深深的感激,林小满内心深处某个冰冷的地方似乎被触动了。她不再是那个只想着复仇和自身痛苦的林小满,她感受到了帮助他人带来的价值感和力量。当苏晴忙碌时,她会用温和的语气安慰哭泣的孩子,鼓励疼痛的病人,她天生的亲和力在此刻发挥了作用,也让她自己找到了新的支点。她很庆幸当初冒着巨大的风险跳车也要投奔陈默。
堡垒的武装小队一首保持着高度警戒。陈默如同磐石般站立在最前方,目光如电,震慑着任何可能的不轨之心。张卫国和李三、王翠花警惕地巡视着人群边缘。林晚则抱着步枪站在后方相对的制高点。赵磊持盾站在苏晴和林小满侧后方,随时准备应对突发冲击。他们的存在,如同无形的屏障,既保护着苏晴和林小满的安全,也无声地宣告着堡垒规则的不可侵犯。
时间在救治中流逝,太阳升到了头顶。当苏晴处理完最后一位急症病人后,她首起身,擦了擦汗,对一首耐心等待的流民们说:“各位,今天急症处理暂时到这里。以后每个月的初一和十五,我会在固定的时间来这里为大家提供基础的医疗帮助,这样,医疗用品会消耗很大,大家也可以去山外面搜寻有用的医疗物资来向我们换取食物等物资。平时如果有紧急情况,可以通过管事向堡垒报告,我们会视情况处理。现在,请大家按照陈默队长刚才宣布的规则,尽快推举出你们信任的管事,组成自治会!”
经过苏晴这一番救死扶伤,流民们对堡垒的观感发生了微妙而深刻的变化。恐惧依旧存在,但其中掺杂了更多的敬畏、感激和一丝归属的希望。陈默的铁律是生存的框架,而苏晴的仁心则让这框架内有了温度。
推举管事的过程起初有些混乱和争执。有人想推举看起来最强壮的,有人想推举和自己沾亲带故的,也有人沉默观望。陈默他们没有干涉,只是静静地看着,无形的压力让流民们不敢太过分。
这时,之前那个抱着生病孩子的妇人忽然大声说:“我…我推举老木匠李德全!他懂道理,人厚道!之前我们搭棚子,他帮了好多人!”她的话立刻得到了不少人的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