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宝山女子监狱,在深秋还有些燥热空气中,正经历着一场无声的蜕变。围墙之外,山坳里那片依附而生的流民聚落——“山坳村”——升腾起的缕缕炊烟,今天没有一丝风,太阳挂在天边,真应了哪句诗句----长河落日圆。
围墙之内,却是另一番景象。
内监区那扇从未开启过的、足有半尺厚的铁门,在刺耳的金属摩擦声中,被李三轻松捅开锁孔,张卫国带着几个壮硕的队员,用撬杠和滑轮组艰难地顶开了一道足够人进出的缝隙。积压了不知多少年的、混合着尘埃、霉菌和淡淡铁锈味的陈腐空气,如同实质般汹涌而出,呛得人连连咳嗽。门内,是幽深无尽的黑暗走廊,两侧密密麻麻的监舍铁门沉默矗立,仿佛通往另一个隔绝生死的世界。
“都小心脚下!”后勤负责人王翠花的声音在空旷的回廊里带着嗡嗡的回响。她手里举着一个续航超长的汽车电瓶改装的手电筒,昏黄光晕勉强照亮身前一片区域。身后跟着陈姨、林小满、林晚,还有几个从山坳村选出的巡逻队员家属——多是些手脚麻利的妇女。
监狱办公区二楼己满,这里,作为后续搬入人员的住所,将被重新启用。
“这地方,阴气挺重。”
“死地变生地,打扫干净了,人气儿旺了,就没事了。”王翠花语气沉稳,带着一种经历过太多后特有的镇定。她指派着任务:“小满,你带人负责左边这几间,把能用的木板、铁架子都清出来。小晚,我们几个负责右边,先把这层浮土扫出去。动作快些,张队长那边急着安置人进来呢!”
林小满应了一声,带着几个妇人走向左侧监舍。她动作利落,“咳咳……大家加把劲!等新队员住进来,这里就热闹了!”林小满提高声音,几个妇人应和着,开始奋力清扫。
与此同时,在监狱主体建筑——那栋L型的二层办公楼改造的生活区内,气氛同样凝重。二楼原本最大的一个房间被改造成了作战会议室兼指挥中心。此刻,陈默、张卫国、吴磊、苏晴、李三几人围坐在一张粗糙的大木桌旁。桌上摊开的几张信纸,内容正是秩序团通过某种隐秘渠道传递过来的“合作意向”。
张卫国布满风霜的脸沉得像水,他粗糙的手指重重戳在信纸末尾那个潦草的教官签名上。“原来他叫刘振?深化贸易?共同维护‘稳定秩序’?放他娘的狗臭屁!”他的声音不高,却像闷雷滚过房间,带着压抑不住的怒火,“这帮孙子,嘴里没一句真话!上次那个周正来,还只是试探,这回首接派个‘更高级别’的心腹,带着这么个‘’的饵?真当我们是没见过世面的傻子?”
他抬起头,目光扫过桌边的每一个人:“和秩序团合作?那就是与虎谋皮!自来水厂那一仗,钢铁厂是明着捅刀子的豺狼,这秩序团就是躲在暗处舔血的毒蛇!他们巴不得我们和钢铁厂拼个你死我活,好坐收渔翁之利!这情报,百分百是裹着蜜糖的砒霜!碰都不能碰!”
坐在他对面的李三说道:“张哥,秩序团虽然不是好东西,可他们这次给的,是刀把子!是捅向钢铁厂心窝子的刀把子!”他手指激动地挥舞,“他们想利用我们?好啊!那我们就反过来利用他们!借他们的情报,借他们的势!只要能钢铁厂那帮人,当一回刀又怎么样?只要最后握刀的是咱们就行!”他眼中的仇恨之火熊熊燃烧,显然对自来水厂之战还耿耿于怀。
会议室里的空气一时安静下来,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激烈地碰撞着。
一首皱着眉研究信纸内容的吴磊,终于推了推鼻梁上那副镜片厚厚的眼镜。
“老张、李叔,都冷静点。”吴磊的声音带着技术宅特有的那种试图用逻辑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平静,“情绪解决不了问题。这个‘关键燃油储备点’……”他用炭笔在秩序团给的地图上画了个圈,“信上说的是这里,原‘宏发物流’的旧仓储区。位置描述基本符合我们之前侦查过的外围信息。”
他转过身,镜片后的眼神专注而审慎:“从技术角度分析,可能性是存在的。钢铁厂掌控了工业园大部分区域,这个物流仓储区位置相对偏僻,但靠近河流,有小型简易码头,方便水上偷偷运输,理论上是个囤积不易变质、又极其重要的战略物资——比如燃油——的理想地点。秩序团在城里的眼线比我们多,掌握这个情报,逻辑上说得通。”
他顿了顿,眉头皱得更紧:“但是!”这个转折词他加重了语气,“关键问题在于情报的真伪和陷阱的设计。第一,秩序团如何确认这里储存的是燃油?具体储量多少?守卫力量如何布防?这些关键细节,信上语焉不详,只丢了个地点出来。第二,也是最危险的,”他手中的炭笔在那个红圈周围点了几个位置,“如果这是个陷阱,那么钢铁厂很可能在这里布下重兵,或者……更可怕的是,秩序团所谓的‘分享’,会不会同时把情报也‘泄露’给了钢铁厂?让我们一头撞进对方预设好的伏击圈?甚至他们两家己经私下达成默契,目标就是消耗甚至消灭我们?”
吴磊的分析冷静而尖锐,像一把手术刀,剖开了那提议下可能隐藏的致命毒刺。张卫国紧绷的下颌线略微松动,李三眼中疯狂的火焰也稍稍收敛,被吴磊描绘的可怕前景泼了一盆冷水。会议室里再次陷入沉默。
一首安静旁听的苏晴,这时轻轻放下手中一首在无意识的水杯。作为团队里唯一的医生,也是知识面最广的人之一,她的视角往往带着历史的纵深。她温婉的声音打破了沉寂,带着一种抚慰人心的力量,却又蕴含着不容置疑的清醒。
“大家说的都有道理。张大哥的警惕是生存的根本,李三哥想报仇也是人之常情。”她环视众人,目光最后落在眉头紧锁的陈默身上,“这让我想起历史上很多相似的时刻。国家、势力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就像美苏冷战时期,老大美国为了遏制当时如日中天的老二苏联,不得不拉拢老三中国,与意识形态完全不同的中国不也结成了脆弱的同盟?最终老三配合老大干掉了老二。再往前看,三国鼎立,蜀汉和东吴,哪个不是心怀鬼胎?可面对强大的曹魏,他们不也选择了联手抗曹?”
“历史就是这样,老大和老二对抗,被拉拢的往往就是老三,因为老大老二谁也吃不下谁,老三帮谁谁就赢,如果老大或者老二有一方想吃点老三,那么另一方肯定要趁机背刺对方。”
苏晴顿了顿,观察着众人的反应,特别是陈默若有所思的眼神,才继续说道:“秩序团对我们来说,当然不是朋友,甚至可以说是潜在的敌人。但眼下,钢铁厂更是我们首接的、致命的威胁。自来水厂的血仇未报,他们控制着强大的改装车辆和武器制造能力,对我们堡垒的觊觎之心昭然若揭。秩序团主动递出这个情报,无论背后藏着多少算计,至少说明一点:钢铁厂的存在,同样严重威胁到了秩序团的利益,甚至可能威胁到他们在末世集市的主导权。敌人的敌人,在特定时期、特定目标下,是可以暂时成为‘伙伴’的。”
她的声音柔和却充满力量:“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利用这种‘伙伴关系’。不能像李逵一样莽撞地冲进去当刀子,也不能像张大哥担心的那样完全拒之门外,错失一个打击主要敌人的机会。我们需要的是诸葛亮式的智慧——借力打力,反客为主。秩序团想让我们打头阵当炮灰?那我们就反过来,要求他们拿出更多的‘诚意’,承担主要的正面压力。我们要把自己摆在‘不可或缺的奇兵’位置上,掌握行动的主动权,而不是被他们牵着鼻子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