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疫小镇带来的死亡阴影,如同粘稠的污渍,久久附着在每个人的心头,连车窗外略显生机盎然的丘陵景色也难以将其完全涤荡。距离千湖之城的边界只剩下最后五十公里,道路似乎也被人为地简单清理过,行驶起来顺畅了不少。但这种“顺畅”反而加剧了团队的不安。
“默哥,”负责头车观察的李铁声音透过对讲机传来,打破了车队内的沉闷,“前面路况越来越好,偶尔还能看到修补过的痕迹。估计快到人家的地盘了。”
陈默嗯了一声,目光扫过窗外。确实,废弃车辆的密度明显降低,甚至能看到路边偶尔有被移开推到沟里的残骸。这是一种宣告主权式的清理。
“小飞,无人机前出十公里,重点观察是否有检查站或巡逻队。”
“明白!”
无人机升空,向东方飞去。队员们纷纷检查着自己的武器,气氛凝重。大家都明白,即将进入一个未知的、有强大组织控制的区域,之前的生存法则可能需要调整。
很快,小飞传回消息:“默哥,前方八公里左右,有一个明显的关卡雏形,有沙袋工事,但看起来暂时没人驻守。再往前,大概十五公里处,有一个更大的定居点轮廓,能看到烟囱冒烟。”
情况明了了。五十公里外,就是千湖之城实际控制区的边缘。
陈默拿起对讲机,声音沉稳地传遍三辆车:“全体注意,在前方寻找合适地点,我们停车开会。”
车队又前行了几公里,在一个废弃的、看起来像是养路工临时休息区的破旧小院旁停下。这里离主路有几十米距离,被半人高的荒草和几棵歪脖子树遮挡,相对隐蔽。
众人下车,围拢过来。陈默开门见山:“前面就是千湖之城的地界了。根据老鱼头和之前的信息,这种有组织的势力,入城大概率会严格检查,甚至收缴武器。我们的车太扎眼,这些制式步枪更是敏感物资。我们的车和车上的物资在末世可是一大笔财富。”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每一张脸:“我的意见是,不能把家当都带进去。车和长枪,还有大部分粮食,必须藏起来。只携带必要背包、短武器和交易物资轻装进城,摸清情况再说。”
这个决定在意料之中,但真要做出来,还是让人心疼。尤其是那几支保养良好的95式和81杠,是团队安身立命的根本。
“我同意!”李三第一个表态,“好东西不能便宜了那帮龟孙。得找个稳妥地方藏好,等咱们出来的时候还能用!”
“藏哪儿?这附近看着都差不多。”王大柱挠头道。
周小山开口了,他指着远处一片植被异常茂密、地势略有起伏的区域:“那边,看到没?那片杂木林后面,地势有起伏,像是有旧河道或者采石坑。那种地方往往有天然岩缝或者废弃坑洞,比平地上现挖坑要隐蔽得多。”
“小山说得对。”陈默点头,“就去那边看看。行动要快,天黑前必须完成藏匿并离开主干道区域。”
车队再次启动,小心翼翼地离开公路,碾过荒草地,向周小山指的那片区域驶去。靠近后发现,这里果然是一个废弃的小型采石场,开采面己经长满了灌木和藤蔓,底部积了些雨水,形成一个小水洼。
“这地方不错!”李三跳下车,像个老练的贼一样西处打量,“开采面有凹陷,上面藤蔓遮着,底下碎石多,车辙印也好掩盖。”
众人立刻分头行动。周小山和李三负责寻找最理想的藏匿点。他们很快在采石场边缘找到一个被巨石和茂密藤蔓半掩着的凹陷处,像是以前存放炸药的小库房入口,虽然塌了半边,但内部空间不小,而且极其隐蔽。
“就这儿了!”李三扒开藤蔓,探头进去看了看,“够深,够暗,上面有石头顶着,塌不了。”
地点选定,立刻开始行动。这是一个需要细心和力气的活儿。
孙小海负责将三辆车小心翼翼地开进凹陷处,尽量紧贴岩壁,避免从外部被看到。然后,王大柱和李铁用工兵铲从旁边铲来碎石和泥土,堆在轮胎旁,进一步掩盖车辆轮廓。陈默和周小山则砍来大量的藤蔓和树枝,仔细地覆盖在车顶上,做到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最后,还在车辆周围撒上旧尘土和落叶,消除新鲜痕迹。
藏枪这才是重中之重。长枪和多余的弹药被从车上卸下。李三贡献出了他压箱底的宝贝——几个超大号的厚实防水油布袋和几大罐防锈润滑脂。每一支步枪都被仔细地涂上厚厚的防锈脂,特别是枪管和机匣部位。然后用油布包裹严实,再套上一层防水布,用绳子扎紧。
藏匿点选择在了更深处的一个天然岩缝里,岩缝入口狭窄,内部却别有洞天。包裹好的枪械被小心地塞进去,外面再用大小不一的石块堵住缝隙,并撒上灰尘。周小山还特意在附近做了几个只有他自己能看懂的、极其自然的标记——比如某块石头的特定朝向,或者一根折断的树枝的摆放角度。
随车的大部分物资,如备用燃油、大部分粮食、重型工具等,也都随车藏匿。只留下每个人随身携带的背包,里面装上几天口粮、饮用水、急救包、少量珍贵药品用于关键时刻交易或保命、以及个人物品。手枪每人保留一支,藏在衣服下面,弹药适量配备。
整个藏匿过程耗费了将近三个小时,所有人都忙得满头大汗,身上沾满了泥土和植物汁液。当最后一点痕迹被掩盖好,从外部看去,那片区域与周围荒芜的采石场几乎没有任何区别。
陈默再次检查了一遍,确认无误后,沉声道:“记住这个地方。周围的地形标志物:北面那棵孤立的歪脖松,西面那个像骆驼背的山头,还有这个采石场本身。小山做的标记也要记牢。”
众人默默点头,将周围的环境特征刻在脑子里。这不仅是他们的退路,更是他们在这末世中积累的大部分家当。
夕阳开始西斜时,一切准备就绪。9个人,背着行囊,最后一次回头看了看那片看似寻常的草丛和岩壁,然后毅然转身,踏上了通往千湖之城的最后五十公里徒步路程。
失去了车辆的轰鸣,周围顿时变得异常安静。脚步踩在砂石路面上的声音、背包物品轻微的碰撞声、以及彼此的呼吸声,都清晰可闻。一种前所未有的渺小感和暴露感笼罩了团队。习惯了钢铁堡垒的庇护,此刻仅靠双腿行走在这空旷天地间,让人不由得更加警惕。
周小山和李三自然担当起尖兵的角色,在前方数百米处探路。小飞的无人机也随车藏匿,以免被收缴。队伍沉默地行进着,气氛比开车时紧张数倍。
一路上,开始看到更多人类活动的痕迹:被开辟出来的小块菜地、修复过的水渠、甚至远处山腰上疑似哨塔的建筑。这些都表明,他们正一步步走入一个有效管理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