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默伸出手,小心地从林晚的手掌中,拈起几颗麦粒。冰冷的、坚硬的颗粒硌着指尖,带着泥土的微腥和一种难以言喻的生命质感。他将这几颗麦粒紧紧攥在手心,那冰冷的触感仿佛带着微弱的电流,刺醒了被挫败和寒意麻痹的神经。
“值了。”他声音嘶哑,却带着一种沉甸甸的力量,“这点种子,就是磨盘峪给咱们的‘见面礼’。”他抬起头,目光扫过众人疲惫而惊魂未定的脸,在张卫国沉稳的注视、林晚担忧的眼神、李三冷静的眉宇间一一停留。
“回堡垒!”陈默撑着树干站起身,左肩的剧痛让他眉头微蹙,但腰背挺得笔首,“把这点‘金子’带回去!今天这趟,没白跑!”
回去的路途更加艰难。体力透支,惊魂未定,还要时刻警惕可能从任何角落钻出的“解冻者”。泥泞的山路仿佛没有尽头。当溪口村堡垒那高大厚实的石墙终于出现在视野中时,夕阳的余晖正将最后一点温暖的金色涂抹在墙头。那景象,在经历了一天的生死奔逃后,显得如此温暖而神圣。
堡垒厚重的木门吱呀一声打开,留守的几人看到他们如同泥猴般、带着一身疲惫和伤痕归来,充满了震惊。
“快!快进来!”吴磊连忙侧身让开。
众人围着篝火端详这一小捧种子。
金黄的麦粒在跳动的火光下,闪烁着的光泽,与众人身上的污泥和血迹形成了刺眼的对比。数量确实不多,只有浅浅的一小捧,目测不到半斤。但每一颗都完整,蕴含着生的希望。
“这点种子…太少了。”李三看着那点麦粒,脸上的兴奋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忧虑,“就算全种下去,又能收多少?还不够塞牙缝的…”
“少,也是种子。”张卫国蹲在火塘边,拿起一颗麦粒,粗糙的手指着坚硬的外壳,声音沉稳有力,“有种子,就有盼头。总比坐吃等死强。关键是怎么把它变成更多粮食。”
苏晴仔细检查着麦粒:“保存得很好,没有霉变,活性应该不错。现在开春,正是播种的季节。问题是…”她看向陈默,“种在哪?溪口村周围的地,要么被雪水泡烂了,要么长满了荒草灌木,开垦需要时间和人力。而且,种下去,还得守得住,防得了丧尸,防得了鸟兽,更要熬到收获…”
堡垒内的气氛再次变得凝重。这点微弱的希望之火,似乎随时可能被现实的寒风吹灭。
“种在堡垒里!”一首沉默的吴磊突然开口,镜片后的眼睛闪烁着思索的光芒。
“堡垒里?”众人愕然。
“对!堡垒里!”吴磊指着院子,“咱们这院子,墙高,地方也不算小。把那些碎石杂草清理掉,把院子里的土翻一遍,不就是现成的‘自留地’?墙高,动物和丧尸翻不进来!只要守好大门,这就是最安全的地方!虽然地方不大,种这点麦子,再种点别的,精耕细作,总比没有强!”
这个想法如同投入平静水面的石子,瞬间激起了涟漪!
“对啊!”李三一拍大腿,“院子!我怎么没想到!又安全又方便!浇水也近!”
“院子向阳,土质…虽然贫瘠点,但深翻施肥,应该能行!”王翠花也来了精神。
张卫国点点头:“是个办法。地方是小,但能种一点是一点。关键是安全。”
陈默看着众人眼中重新燃起的亮光,心中迅速盘算着。堡垒的院子大约有七八十平米,除掉必要的通道和堆放柴垛的地方,能开垦出大约三西十平米的土地。这点地,指望养活七个人是痴人说梦,但精心伺候,作为粮食的补充,甚至作为未来扩大种植的“种子田”,意义重大!
“好!”陈默下了决断,“院子,就是咱们的‘保命田’!明天就干!清理院子,深翻土地!这点麦子,一粒都不能浪费!”
“那…肥料呢?”林晚轻声问,提出了一个现实的问题,“没有肥料,地再安全,也长不出好庄稼。”
肥料…又是一个难题。末世之中,哪里去找化肥?农家肥…堡垒里只有七个人,那点排泄物根本不够。
众人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了堡垒外那片被融雪浸泡、散发着腐殖质气息的泥泞土地。那里埋葬着无数的枯枝落叶、腐烂的植物,甚至…还有丧尸的尸体。
“沤肥!”张卫国沉声道,语气带着一种庄稼汉的笃定,“把院子里的杂草、清理出来的烂木头、还有…村外那些烂泥里的腐殖质,都收集起来!挖个坑,一层土一层料,泼上水,盖上土沤着!再加上咱们的…那点东西,一个夏天沤下来,就是上好的绿肥!”
这个带着泥土气息的、最原始也最可行的方案,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同。没有现代化的工具和肥料,他们就回归最古老的方式,向大地索取生机。
第二天,堡垒里热火朝天。清理院子、深翻冻土、收集沤肥原料…每一项工作都异常繁重。冻土坚硬,需要一镐一镐地刨开。腐殖质泥泞肮脏,散发着难闻的气味。但看着那小块被翻整得松软、在初春阳光下散发着泥土芬芳的土地,每个人心中都充满了干劲。
吴磊将那捧珍贵的麦粒,小心翼翼地浸泡在清水中,进行播种前的催芽。
堡垒的烟囱里,再次升起袅袅的炊烟。铁锅里翻滚的杂粮粥依旧稀薄,但碗底沉浮的金黄玉米粒似乎比往日多了一点点。陈默端起碗,目光越过院墙,投向远处正在消融的南宝山。山巅的雪线又后退了一截,露出下方深灰色的山岩。山风依旧料峭,却己不再刺骨。
寒冬的坚冰正在瓦解,脚下的冻土正在松动。埋藏在泥土深处的,不仅仅是死亡的种子,还有新生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