堡垒的夜晚,宁静而温馨。主楼的公共休息区点着几盏电灯。吴伯和陈姨戴着老花镜,就着灯光,一个在修补训练时磨损的护具,一个在缝补一件旧衣服。王翠花则和李三凑在一起,低声讨论着明天给鸡舍加固栅栏的事情——那几只母鸡可是堡垒重要的蛋白质来源。苏晴在整理她的药箱,清点着所剩不多的抗生素。张卫国坐在角落,借着灯光,仔细地保养着他那杆视若生命的56式半自动步枪,动作一丝不苟,充满了仪式感。
陈默坐在靠窗的位置,手里拿着一份吴磊手绘的堡垒防御工事改进草图,目光却有些游离。他的耳边,似乎还回响着浴室那边隐约传来的、林晚和林小满她们的说笑声。那笑声清脆、放松,充满了女性特有的亲密感。
曾几何时,林晚清冷的笑容和依赖的眼神,只属于他一个人。林小满带着目的性的接近,也曾让他心底泛起过微澜。而如今,她们成了无话不谈的姐妹,可以坦然地分享关于他的、那些“笨拙”的往事,笑声中没有嫉妒,只有轻松的调侃。他本该高兴,堡垒更加和谐团结。可不知为何,心底深处却泛起一丝难以言喻的…失落?
仿佛他不再是她们世界的中心,甚至成了一个可以拿来打趣的“背景板”。尤其是林小满,自从伤势好转,彻底融入堡垒后,看他的眼神恢复了平静和坦然,甚至带着对领袖的尊敬,却再也没有了跳车前那种孤注一掷的依赖和隐秘的亲近。这种转变,让他有些无所适从。
张卫国头也没抬,一边擦拭着枪管一边沉稳地开口,“小满的夹板,苏晴说再过一周左右可以拆了。她恢复得很好,底子硬。拆了石膏,训练强度可以适当加上去。是个好苗子,那股狠劲儿和韧性,不比林晚差。”
提到林小满,陈默的目光下意识地看向休息区的另一端。林小满正坐在一盏小灯旁,手里拿着针线和一块厚实的帆布,跟着王翠花学习缝制一个护膝。她的神情专注而认真,受伤的腿小心地平放着。昏黄的灯光勾勒出她柔和的侧脸线条,带着一种宁静而坚韧的美。似乎感受到目光,她抬起头,正好对上陈默的视线。她微微一愣,随即露出一个礼貌而平和的微笑,点了点头,便又低下头专注于手中的针线活。
那笑容,真诚,坦然,却带着一种清晰的距离感。仿佛在无声地说:谢谢你的救命之恩,我会用努力回报堡垒,但仅此而己。
陈默也点了点头,收回目光,心中那点失落感似乎更清晰了一些。他自嘲地笑了笑,甩了甩头。末世求生,能守住这一方安宁己是万幸,儿女情长的小心思,实在不该占据太多空间。
秋意如同一位技法娴熟的画师,将南宝山的层林尽染。枫叶红得灼眼,银杏铺开一地碎金,而松柏则固执地坚守着苍翠的底色。山风褪去了夏末的黏腻,裹挟着清冽的凉意,卷起枯叶在堡垒高墙下打着旋儿。空气中弥漫着干燥草木和泥土的气息,无声地宣告着凛冬将至的讯号。
经历了去年寒冬的煎熬,众人至今心有余悸。
堡垒内部,休养生息的宁静又一次被紧迫感取代。储藏室里,吴伯和陈姨仔细地清点着坛坛罐罐——腌好的萝卜条、晒干的豆角丝、密封在陶罐里的野山菌,还有窖藏得越发甜脆的大白菜。王翠花则忙着和李三加固鸡舍,用厚厚的干草塞满缝隙,又寻来废弃的保温材料仔细包裹。“可得护好了这几个宝贝疙瘩,下蛋的母鸡就是过冬的油水!”王翠花念叨着,眼神里满是精打细算的认真。
“柴火!过冬的硬通货!”张卫国洪亮的声音在院子里响起。他正带着恢复良好、只余些许跛行的林小满,将一捆捆劈好的木柴码放得整整齐齐,垒在避雨的屋檐下,形成一道坚实的“柴火墙”。林晚则背着复合弓,在高处哨位警戒,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堡垒外渐染秋色的山林,任何风吹草动都逃不过她的眼睛。储备,成了堡垒上下无声的号令。
而在堡垒东北角,那座独立小院。常年阴冷潮湿的水泵房,则成了这场秋日备战的最前线战场。这里,是堡垒“血脉”能否重新搏动的关键。
推开沉重的铁门,一股浓烈的铁锈味、陈年机油的腻味混合着潮湿的土腥气扑面而来。昏黄的应急灯光下,巨大的抽水机组如同沉默的钢铁巨兽,伏在布满油污和灰尘的水泥基座上。粗大的进水管和出水管如同僵死的血管,锈迹斑斑,连接处包裹着早己硬化开裂的密封材料。控制柜的门半敞着,露出里面烧蚀发黑、积满灰尘的电路板和缠绕如乱麻的线头。
吴磊站在这个庞然大物前,推了推滑到鼻尖的眼镜,镜片后的目光扫过眼前的“战场”,带着技术宅特有的专注和一丝跃跃欲试的兴奋,但眉宇间也锁着凝重。这任务,绝不轻松。
“开干!”陈默简短地下令,声音在空旷的水泵房里激起回音。他是指挥官,更是协调者。
张卫国二话不说,抄起巨大的活动扳手和除锈锤,走向锈蚀最严重的法兰连接处。这位老兵如同经验丰富的机械师,沉稳而有力,每一次锤击都精准地落在锈死的螺栓上,发出沉闷的“铛铛”声,震得铁锈簌簌落下。李三紧随其后,充当最得力的副手,用钢丝刷拼命刷着张卫国敲松的部位,油污和锈粉沾了他一脸也浑然不觉。王翠花则拿着大号油壶,哪里需要润滑就往哪里喷,还负责清理拆下来的、沾满油泥的零件,动作麻利。
“吴磊,你看这个密封圈,”苏晴戴着口罩,蹲在一个被拆下的阀门旁,用镊子小心地夹起一块几乎碎成渣的黑色橡胶,“完全老化了,一碰就碎。而且接口尺寸很特殊,我们现有的备件里恐怕没有完全匹配的。”她声音温和,却点出了关键难点。
吴磊凑过去仔细看了看,眉头拧得更紧:“苏姐说得对。密封是硬骨头,找不到适配的,漏水就前功尽弃。还有这控制板…”他指着控制柜里那惨不忍睹的景象,“烧得妈都不认识了,就算找到替换元件,原来的逻辑电路图也丢了,恢复原样几乎不可能。”
失败,如同盘旋的阴影,一次次降临。
第一次试机,刺耳的摩擦声后,一股浑浊带着铁锈的水流猛地从法兰连接处激射而出,喷了猝不及防的李三一身。“密封漏了!快关阀!”吴磊大喊。
第二次,电机刚刚嗡鸣启动,控制柜里就冒出一股青烟,伴随着刺鼻的焦糊味。“短路!该死的,那根线没包好!”吴磊懊恼地拍着额头。
第三次,沉闷的嗡嗡声持续了不到十秒,就变成了刺耳的金属刮擦声,戛然而止。“叶轮!肯定是叶轮卡死了!”张卫国经验老道,立刻判断出来。
沮丧的气氛在油污和锈味中弥漫。王翠花看着丈夫湿透的衣服和吴磊熬红的眼睛,心疼地递上热水。李三抹了把脸上的水渍,嘟囔着:“这老古董,还能修好不,要不咱们还是打水算了,就当锻炼身体了…”
“难对付也得对付!”陈默的声音斩钉截铁,打破了低迷。他拿起工具,和张卫国一起,合力将沉重的泵体外壳一点点撬开。里面,锈死的叶轮如同被焊住一般。“上除锈剂!慢慢敲!别伤着轴!”
希望,往往在绝望的谷底孕育。一次次的拆卸、清理、尝试中,转机悄然出现。
吴磊的目光,落在了角落里几块从苏宁云仓带回来的、崭新的太阳能控制器和便携式变压器上。一个大胆的念头如同电光石火般闪过他的脑海。
“原控制系统…就是个累赘!”吴磊猛地站起来,布满油污的脸上焕发出光彩,“我们绕开它!用太阳能板首接做一个电机控制器!变压器把发电机输出的电压转化为抽水机的工作电压!我们只要手动控制启动和停止!”
“手动控制?”张卫国停下手中的锤子。
“对!”吴磊兴奋地比划着,“简单粗暴,但有效!省去了所有复杂的逻辑电路!难点在于电机的启动电流匹配和保护…不过,有这些新控制器和变压器,应该能搞定!苏姐,密封的问题有眉目了吗?”
苏晴正拿着一个清理干净的旧密封圈反复比对,闻言抬起头:“找到一点线索。吴伯说他以前在监狱维修库房见过一些杂七杂八的密封件,我去翻翻!”
堡垒的库房成了寻宝地。在堆积如山的杂物中,苏晴、陈姨甚至林晚和林小满都加入了翻找的行列。终于,在一个落满灰尘的破旧工具箱底层,苏晴惊喜地喊出声:“找到了!橡胶的!尺寸…好像差不多!”几个泛黄但质地尚可、尺寸接近的橡胶密封圈被小心翼翼地捧了出来。
关键的拼图,集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