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片刻之后他就猜到了北华这么做的动机。
霍司长又看了一样张克祥。
他决定为电子管厂争取一下。
“陈市长,这个合资项目虽然你们跟电子管厂共同参与竞标,但是部里主要还是看重电子管厂的技术实力,才把这个项目给你们的。当然了,北华市在背后的支持肯定也是你们能中标的原因之一。不过这个项目,部里其实也希望能落在电子管厂,毕竟以他们的技术能力,这样还是比较稳妥的。前一阵子,王部长还跟我说起了,说等这个项目在电子管厂落地以后,他想来参观一下。”
面对霍司长突然的施压,陈市长表情没有一丝波澜。
“电子管厂的实力当然是不用多说的。我们其实也很明白,这次我们能中标,电子管厂的参与起了主要作用。但是我说句不太中听的话,电子管厂目前的情况确实不太适合承接这个项目。他们的工厂和设备都太陈旧了。把这么一座现代化的合资企业放在现在的电子管厂,两者总有些格格不入嘛。这个合资企业我们北华是准备当做重点来扶持的,是奔着国际一流企业的方向去的,在建设上总要弄得像个样子才行,也好不辜负国家的信任。”
面对陈市长站在了国家层面上的反驳,霍司长微微一笑。
“落后也好,先进也罢,其实都是相对的。这个项目如果能落在他们厂,我相信,他们也很快就能摆脱现在的局面。况且,建设新厂花费巨大,如果能直接落在电子管厂,省下来的场地费用就是一个不小的数目。这笔费用如果用在电子管厂的建设上,不是双赢的一个局面吗?”
落在电子管厂其实不光可以省去一大笔场地费,电子管厂还可以用自身的场地直接计入股份,对于北华和电子管厂来说确实是双赢的局面。
陈市长说道:“建设新厂确实是一笔不小的费用,虽然说费用是由我们和日方共同承担,但是对于我们来说依旧是一笔不小的支出。但是即便如此,北华还是决定另外建立新厂,这也说明了我市对于这个项目足够地重视。我们愿意为此承担巨大的成本,就为了这个项目以后能更好的发展。”
“落在电子管厂,这个项目未必就不能有好的发展。”
“确实,但是我们不能冒险。”
霍司长看着陈市长,不再说什么。
电子管厂已经不属于部里,他确实只能做到这里了。
“这件事就这么决定了。下面我们商讨一下争取关键岗位的方案。市里面的意见,第一方案还是同时争取董事长和总经理两个岗位。总经理和董事长都是我们的人,即便日方是第一大股东,我们也能制衡他们。”
“日方恐怕不会那么痛快地答应。”
“你们尽量争取嘛。如果实在没办法,也要保证拿到董事长的位置。管理的高层要都还是他们的人,我们的处境就更被动了。”
会议上又另外研究了两套备选方案,然后就结束了。
自从知道合资项目不会落在电子管厂以后,张克祥的心思已经不在会上。他脑子里想的全都是回去怎么跟厂里人解释这件事。
自从中标拿到这个合资项目以后,厂里的情绪一直很高涨,全厂都在等着这个项目落在厂里那一天。
现在突然告诉他们,这个项目不给电子管厂了,对于厂里好不容易恢复起来的士气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而且,811工程已经不顺利了,现在合资项目也不能在电子管厂顺利落地,电子管厂的处境更加艰难了。
刚刚出现的两个希望转眼间就熄灭了,张克祥内心十分痛苦。
张克祥垂头丧气地在走廊里往外走,准备回厂。
马处长看到张克祥的样子,走了上去,叫住了张克祥。
“张厂长。”
看着张克祥一脸失落的神色,马处长皱着眉,也不知道说什么好。
想来想去,还是安慰地说道:“张厂长,这个事你也不用太沮丧。项目不给你们,但是你们还有股份啊,到时候你们厂还是该分钱分钱,也不用替这个项目操心了,不也挺好的嘛。”
张克祥看着马处长,说道:“马处长,我不明白。我们以前是部属企业,项目你们不给我们,我们可以理解。我们现在都已经下放到你们北华了,项目还不给我们。我想不通。”
马处长是想说些什么的,可是想来想去,还是欲言又止,只是叹息一声,拍了拍张克祥的肩膀,便走开了。
张克祥走出了市政府大楼,当时已是深冬,虽然阳光明媚,但是空气中还是透着刺骨的寒冷。
他没有坐上车返回厂里,而是在市政府的院子里站了好久。
无奈和沮丧的情绪交织在他的内心,对于电子管厂未来的担忧让他更加痛苦。
他无奈地叹息一声,一团白烟从他口中喷出,转眼就烟消云散了。
马处长其实是想告诉张克祥原因的。但是这背后真正的原因,以他所处的位置,确实不应该说这些话,便只好沉默。
北华市政府真正的顾虑其实是担心电子管厂被部里再次收回去。
电子管厂三次下放北华,两次都被收了回去。没有人能保证这一次不会。如果这个项目落在了电子管厂,而电子管厂最终又被部里收了回去,那么这个好不容易到手的彩管项目就相当于飞了。北华真正不愿冒险的地方,其实在这里。
霍司长一开始就猜出了北华市背后的顾虑,他试图再为电子管厂争取一下。实事求是地说,这个项目落在电子管厂确实是很好的结果。不光项目可以得到妥善的处理,还可以省去大笔的场地费,又能帮助电子管厂摆脱困境。奈何北华政府不愿如此。
其实北华的顾虑并非没有道理,因为几年后,部里真地打算把所有下放企业又都收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