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华政府固然有不愿多给电子管厂股份这一层考量,但是陈市长也所言非虚,他们确实是不想让电子管厂背上太沉重的负担。债务越多,电子管厂翻身的可能性就越小,一旦再次陷入亏损,出来兜底的还得是北华政府。毕竟一万多人的大厂,北华政府很难承受她倒闭的风险。
“你想清楚,这个钱你们自己肯定拿不出,只能去借。依你们现在的债务情况,这会是个不小的负担。”
项目已经没给电子管厂了,如果股份也只给20,陈市长其实也担心部里那边不好交代。
但是他没想到张卫东这么强硬,一定要占股一半。
陈市长想了想,决定让步。
“那好吧,既然你们坚持,市里同意让你们占股一半。”
“好,这个钱我们想办法凑够。”
回厂以后,张卫东召集全部厂领导开会,研究对合资企业投资的事情。
结果,厂领导班子里大多数人也不同意这么大的投资。
原总首先表示了反对:“卫东啊,这么大的投资对厂里的负担确实太重了,而且现在银行的利率已经突破了11,一个多亿的贷款单单是利息就已经是一个不小的数目了,这件事我看再研究研究。”
“我知道负担不小,但是我们这笔钱是拿来参股的,将来还会产生回报。”
另一位厂领导说道:“咱厂现在发工资都困难,追加这么大的投资在合资企业中占大股,有些太冒险了。万一那合资企业经营情况没那么好”
“是啊,政府刚借给了我们钱,现在又要借钱,我们负债率已经太高了。再这样下去,利息能不能还上都是个未知数。”
“厂长,我们知道你看重这个项目,但是要不要再谨慎地考虑一下。”
其他几位厂领导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都是对于这么大的投资持否定态度。还有几位厂领导没有明说反对,但也对占大股是否必要表示了怀疑。
张卫东心中有些恼火,一拍桌子说道:“你们前怕狼后怕虎,步子老是迈不开,咱厂什么时候才能翻身啊。”
厂领导们见张卫东发了火,纷纷沉默不语。
原哲升见到其他人都不说话,还是打算在劝劝张卫东。
“卫东,这个事情我还是得劝你慎重。一个多亿的贷款,就现在的银行利率来说,我们的负担不是一般的沉重。我作为总会计师,要为厂里的财务状况考虑,我还是希望你能在考虑考虑这个决定。”
原哲升的话并没有错,但是张卫东同样也有不得不这么做的理由。
“原总啊,就为了这个项目,我们已经赔了一个厂长进去了,还有一百多名的技术骨干。厂里费了那么大劲,最后项目没拿到,股份也只拿到20,实在是太亏了。我坚持我的看法。这个项目我看好他的前景,哪怕是勒紧裤腰带过苦日子,哪怕发不出工资也必须占大股。”
见到张卫东的这番强硬态度,众人也就不再反驳。
厂里最终决定对合资企业投资一亿五千五百万,占中方股份的50,即合资企业股份的25。
于是张卫东开始想办法四处借钱。
张卫东跑遍了四大行,结果没有一个愿意提供贷款的。其实很正常,谁愿意为一家陷入经营困难的企业提供巨额贷款呢?
眼看实在是没有办法了。
最终,张卫东只好硬着头皮来到了北华市委去见陈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