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洛宾点点头。
“可惜啊,后来他们的产品被淘汰,厂里只好砍掉了他们的生产线。他们转头去生产其他的东西,可还是没有办法止住亏损。想想他们也没办法,全靠生产那些替代的产品能有多少利润呢?最后厂里没办法,只好把他们划拨给了下面的二分厂。”
说完,原总又是叹息一声,言辞间充满了惋惜。
原总带着王洛宾又陆续去了其他几个车间,借助原总的讲述,王洛宾得以对这个功勋厂的辉煌有了更深的了解。
在各个车间转了一圈之后,原总最后带着王洛宾来到了厂档案馆。
档案馆的费馆长听到原总来了,亲自过去迎接。
“原总啊,什么风把您吹来了啊。”
“小费啊,咱厂当年的那块先进集体的牌匾,能不能让我看看?”
“您想看那块匾?”
“是啊,明天我就退休了,走之前我想再看一眼。”
费馆长一愣:“哦!明白明白!没问题,我马上安排!”
费馆长一路小跑回到了自己二楼的办公室,从抽屉里拿出一串钥匙,然后又一路小跑回到了一楼。
“原总,您这边请。”
原总和王洛宾跟着费馆长来到一间储藏室。
费馆长用钥匙打开了门。
“原总,您请。”
“好好。”
原总带着王洛宾走进了储藏室,费馆长从外面轻轻地把门关上了,站在储藏室外等候。
穿过储藏室的一排排货架,“先进集体”的红色牌匾被摆放在储藏室的正中间。
“这块匾就是当年国家领导人亲自颁发给我们的。”
王洛宾看着那块匾,心中想象着774厂当年的辉煌。
原总抚摸着那块匾,神色越发地难过起来,他看向王洛宾。
“一个国家的富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她的工业水平,不管是重工业也好,还是电子工业、轻工业也罢。只有自己拥有强大的工业制造能力,我们才能不依靠国外,才能不受制于人,才能不受欺负。国家对此很清楚这一点,所以建国初就开始有规划地大力建设工业企业。也正是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才有了电子管厂的辉煌。但是正如工业支撑着这个国家一样,工业本身也需要支撑。你知道是什么支撑着这个国家的工业吗?”
王洛宾摇摇头。
“是人。而且很大程度上是年轻人。”
王洛宾似乎有些明白了原总让他“陪着走走”的用意了。
“只有年轻人愿意投身工业建设,这个国家的工业才能不断发展,国家才能富强起来。你还记得我第一次见到你时对你的叮嘱吗?”
王洛宾点点头:“原总跟我说,要成为专家,以实业报国。”
“对。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只有年轻人愿意投身国家实业建设,这个国家才是一个有希望的国家。你虽然是财务出身,但是我很清楚,你小子心里有‘想法’。”
王洛宾低下头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不用觉得被我看穿了就不好意思。有想法是好事,年轻人就得有想法才对。国家现在正在经历变革,而且是一场大变革。风起浪涌之际,正是英雄辈出之时。这个时候,是不应该甘做看客的。我们虽然是账房先生,但是不代表我们就不能搞实业。等以后有了机会,你一定要抓住,以实业报效国家。”
王洛宾点点头:“嗯,我记住了。”
“嗯,好了,我们回去吧。”
第二天,原总从厂里正式退休了。而对于王洛宾的任命也在当天进行了宣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