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叙述一个国有企业的发展史 > 第84章 红旭(第2页)

第84章 红旭(第2页)

“我看行。”

“还是王总高明。”闫顺成吹捧道。

“你们要是觉得可以,我们就按照这个方案跟他们谈。”

“行。”

“我看可以。”

“马上把八分厂厂长叫来,跟他商量一下这个事情。他们如果没问题我们就按照这个办法执行。”

“好,我去通知。”

一个多小时之后,八分厂厂长刘坤来到了王洛宾的办公室。

“王总,听说您有事找我?”

“老刘啊,你来,有个事我们想跟你商量商量。”

刘坤已经将近五十岁了,可以算作红旗电子管厂的老人了。他原来就是玻璃车间的车间主任,后来厂里把几个车间划拨出去单独成立分厂的时候,刘坤顺理成章地去当了八分厂的厂长。

刘坤坐在一旁的凳子上。

“怎么了?”

“是怎么回事,集团这边准备跟一家日企合资生产玻璃支杆和玻璃粉。我们想着你们原来就是做玻璃壳的,也有一些技术基础,想问问你们愿不愿意参与这个项目?”

刘坤眉头一皱,说道:“跟小日本合作?”

“啧,你别老一口一个小日本的,那是合作伙伴。”

刘坤似乎有些抵触。

王洛宾接着说道:“我们跟他们都谈的差不多了。他们提供技术和设备,我们提供场地,双方各出资五百万,一家占一半的股份。我们是想着,就用你们分厂的地方还有员工,设备折旧当做出资,不够的部分集团来出钱。这样,集团既少出了钱,你们以后也有了稳定的产品,员工们也都能有个着落。”

刘坤想了想说道:“那八分厂怎么办?”

“你们现有的公司会注销,所有人并入合资企业。”

“那不就相当于是把八分厂卖了吗?”刘坤有些激动。

王洛宾看着老刘,语重心长地说道:“老刘啊,八分厂,不是已经不在了吗?”

之前各个分厂注册为独立法人公司的时候,八分厂其实已经改名为红旗玻璃配件有限公司,只是很多老人的思维都一直没有转变过来。

刘坤沉默不语。

“老刘,这是个好机会,对方的产品确实有优势。而且你们也一直没有找到稳定的产品生产。现在有个合资项目,你们参与进来,至少可以活下去。”

刘坤想了想,点点头。

“那好吧。既然王总这么说了,我们同意。”

“那就这么定了。”

第二天与日方谈判的时候,王洛宾同意了日方10的技术转让费用,同时提出了中方新的要求,包括培训员工,开拓国际市场,使用八分厂的员工还有设备折旧入资等等。

虽然条件很多,但其实都是一些很容易满足的要求。有田贵男一一答应了下来。

就这样,在日本国内都已经毫无竞争力的技术转头就在中国卖了10的价格。技术不如别人,只能处处交学费。

两家公司的合作本来一切顺利,但是在八分厂资产折旧的价值方面双方又产生了分歧。

中方觉得八分产的设备折旧最少也值三百万,但是日方觉得只值一百万。

双方又是一顿讨价还价。有田贵男见中方不退让,再次故技重施,以终止谈判威胁。王洛宾等人只好同意。八分厂资产折旧算作100万,红旗电子集团另出400万。

十月份的时候,双方正式签订了合作合同,北华市红旗旭子电子玻璃有限公司(简称“红旭”)宣告成立。日方任总经理,刘坤任副总经理。

十一月的时候,八分厂的厂房翻新工程以及设备搬入全部完成,月底即宣布开工生产。

红旭后来成为了一家效益很好的合资公司,双方在一年以后又决定扩大生产规模。它后来成为了全世界最大的玻璃支杆及玻璃粉生产公司,占据了国内60以及国际20的市场份额。由于红旭的产品太过具有竞争力,导致旭子株式会社本部的产品都无法与之竞争。旭子株式会社索性关闭了在日本的工厂,全力经营在中国的合资公司。

虽然生产的不是什么大产品,但是红旭每年都能给集团带来几千万的稳定收益。

热门小说推荐

纵目
黄石翁纵目
...
剑道通神
六道沉沦剑道通神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