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份,梁长青再次从日本打来电话汇报情况。
“王总,我有个事情想跟您请示一下。”
“你说。”
“跟柏上的合作,您看我们往这个方向跟他们谈行不行。因为他们目前在合资方面还是不肯让步。我想咱们能不能换个方向,不买他们液晶显示屏的技术,而是购买他们等离子屏幕的技术。”
“等离子屏幕?”
“对,我是这么看这个问题的。我那天跟周源也打了个电话问他的意见。等离子屏幕虽然现在来看还不如液晶显示屏幕,但是等离子其实也很有前景。而且最关键的是,等离子技术和crt显象管都属于电真空技术的范畴,两者之间的技术隔阂没有那么大。如果我们买他们的等离子显示技术,就可以利用我们现有的技术能力自己搞研发,说不定我们就能有突破,绕开他们的技术。那以后我们想要升级产线就可以用我们自己的技术。这样就不用再向他们支付技术费用。”
王洛宾想了想,如果按照刘宏远所说的,能够借助对方的技术研发自己的技术,绕开对方的专利,当然是一条可行的道路。
但是这个方案是创建在他们能够研发出自己的技术才行,如果研发不出来,那么升级产线还是需要向对方交钱。
“你有多大的把握?”
刘宏远有些尤豫,但还是实话实说地回答了王洛宾。
“说实话,王总,我心里也没底。周源跟我说,这个方案是最接近能让我们获得自己技术的办法。虽然有风险,但是我觉得值得尝试。”
“等离子技术这样,你先问问柏上的意见,你看看他们愿不愿意卖,他们要是愿意卖,我们在跟他们详谈。”
“好的,王总。”
挂断了电话之后,王洛宾又陷入思考。
周源提的这个办法虽然确实具有可行性,但其实风险非常高。
因为相比液晶显示屏幕,等离子屏幕还没有大规模的市场应用。
换句话说,等离子屏幕技术还没有应用到比较成熟的产品上。技术没有转化成产品,那么就无法产生利润。这也是等离子技术目前比较尴尬的地方。
柏上的等离子屏幕技术因为良品率一直提升不上去,导致成本非常高。成本高,售价自然也高。但是相比液晶显示屏幕,又没有非常大的优势,导致一直没有大规模的市场应用。
如果红旗电子购买了柏上的等离子屏幕技术,他们首先就要面临提升良品率的难题。良品率提升不上去,就无法转化为产品而获得利润。到时候在面对液晶显示屏幕的强势竞争,红旗电子恐怕毫无招架之力。而即便他们提升了良品率,还需要进一步研发出自己的技术,如果没有自己的技术,后面的发展还要受制于柏上。
虽然这条路风险很大,但回报也是丰厚的。如果红旗电子成功克服了这两个困难,他们将会拥有自己的平板显示技术,彻底打破国外的拢断。
接到王洛宾的指示后,梁长青就找到了柏上的对接人,并询问购买等离子技术的可能。
对方并未答应,说还需要请示集团的意思。
半个月以后,柏上回复了梁长青。对方以“技术不够成熟,不宜出售”为由,婉拒了红旗电子。
当然真实的理由不会那么冠冕堂皇。
柏上不愿意出售等离子技术是发展战略上的考虑。
平板显示的三个主流技术,液晶显示、等离子显示、oled显示,无论哪一个都还没有拥有绝对的优势。未来的平板显示领域到底是谁的天下还不好说。
虽然说液晶显示暂时领先,但也不是说已经势在必得。柏上内部其实当时是更看好等离子显示的。而柏上同时发展液晶显示和等离子显示其实是双向押宝。万一等离子技术不行,他们还有液晶显示技术兜底,不至于让自己完全在平板显示领域被淘汰。
而正由于他们内部更加看好等离子技术,所以是不可能跟别人分享这个技术的。他们还指望等离子技术发展起来以后,在平板显示领域成为世界霸主。
而且柏上也不傻,他们也知道等离子技术和crt技术之间隔阂很小。万一真的被中国企业突破了技术,那么他们在等离子技术上布局就毫无意义了。
我们现在知道等离子技术后面摔得很惨,几乎被液晶显示碾压。但当时的柏上内部几乎是笃信等离子技术将会带领他们登上世界第一的宝座。所以拒绝红旗电子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收到梁长青的消息后,王洛宾觉得跟柏上的谈判恐怕很难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便以负责人员调整为由,将梁长青等人召回了中国,暂时停止了跟柏上的沟通。
国内的液晶项目组那里也没有什么进展。几家日企还是坚持只出售技术。
万般无奈之下,王洛宾有了妥协的打算。
他想先从日企的手中买一项技术回来,先让自己手里有技术,以后的发展以后再说。总好过现在什么都不做要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