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有了秦老这句话,这盘棋,就活了。
“谢什么!我们这把老骨头,还能为国家再出点力,高兴还来不及呢!”秦老的声音恢复了平静,但其中蕴含的力量却愈发沉稳,“就这样,我等着你的材料。”
“是!”
挂掉电话,周首长感觉浑身的疲惫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股澎湃的干劲。
他立刻坐下,将白杨递交上来的那份厚厚的计划书重新拿了出来。
原始的计划书技术性太强,数据也过于繁杂,直接给秦老看,怕老人家一时难以消化。
他抽出几张稿纸,拧开自己的英雄牌钢笔,开始亲自动手,将计划书里的核心要点、战略意义、预期效益以及可能面临的风险和应对策略,逐条进行整理和总结。
他要用最精炼、最直观的语言,为秦老呈现出一份清晰明了的“战略简报”。
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办公室里的灯亮着。
周首长时而奋笔疾书,时而停下蹙眉思索,稿纸上,墨迹淋漓,凝聚着他对这个国家未来的深沉思考和殷切期望。
一个多小时后,一份条理清晰、重点突出的总结报告终于完成。
他仔细地检查了一遍,确认无误后,才按下了桌上的内部通话器按钮。
“小李,进来一下。”
年轻的秘书很快推门而入。
“首长。”
“把这份报告,还有这份原始计划书,拿去复印一份,要快。”周首长将两份文件递了过去,“另外,通知司机备车,我等下要出去一趟。”
“是,首长。”秘书接过文件,干脆利落地转身离去。
办公室里再次恢复了安静。
周首长靠在椅背上,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气,他知道,一场更高级别的博弈,即将拉开序幕。
而另一边,在城郊的研究所内,这场风暴的中心人物白杨,却对这一切毫不知情。
他刚刚完成了一组复杂的数据演算,放下了手中的钢笔,站起身,走到窗户前,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脖颈。
窗外,是研究所里的大片绿地,几株高大的白杨树在春风中摇曳着身姿,沙沙作响。
不远处,实验楼和办公楼里灯火通明,无数科研人员正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
这里是他一手打造的王国,是他实现所有梦想的起点。
他正静静地看着窗外,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了。
“请进。”
门被推开,走进来的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戴着一副深度近视眼镜,头发有些稀疏,身上那件洗得发白的蓝色工作服上还沾着几点油渍。
他是研究所材料部门的负责人,王建国,一个在金属材料领域浸淫了二十多年的老专家。
“所长,没打扰您吧?”王建国有些拘谨地问道。
“老王,来,坐。”白杨笑着指了指对面的沙发,亲自给他倒了杯水,“看你这满头大汗的,又遇到什么难题了?”
“还真是。”王建国也不客气,一屁股坐下,端起水杯咕咚咕咚喝了大半杯,才抹了抹嘴。
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皱巴巴的笔记本,“所长,您看这个。关于反应堆压力容器内壁使用的锆锡合金,在高温高压和强辐射环境下,它的蠕变特性曲线,我们测算出来的数据,总和理论模型有那么一点点的偏差。”
他将笔记本递了过去,上面画满了密密麻麻的公式和图表。
“虽然偏差在允许的安全范围之内,但我们几个老家伙琢磨了半天,总觉得心里不踏实。这可是反应堆的心脏,不能有半点马虎。”
白杨接过笔记本,只扫了一眼,眉头就微微挑了一下。
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你们在进行热处理的时候,对冷却介质的流速和温度梯度,做过精确控制吗?”
王建国愣了一下,仔细回忆道:“这个……我们是按照标准工艺流程来的,应该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