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弃?”顾延年失声叫道,“那我们用什么来计算?”
“我们用更底层的物理模型。”白杨的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我们要建立我们自己的‘亚通道分析程序’!”
“基于质量、动量、能量三大守恒方程,对冷却剂在每一个燃料棒子通道内的流动和传热,进行精细化的三维数值模拟!”
“亚通道分析……”顾延年喃喃自语,这个词他只在最前沿的国外期刊上见过,那还只是一个理论构想,根本没有成熟的程序。
“当然,纯粹的理论计算,是空中楼阁。”白杨紧接着说道,“所以,我们还需要一条腿走路。那就是——建设我们自己的‘热工水力综合实验回路’!”
“我们要按照1:1的比例,建造一个能够完整模拟反应堆一回路高温高压环境的大型实验平台。”
“在这个平台上,我们可以进行各种工况下的临界热流实验、失水事故实验、蒸汽发生器传热实验……”
“用这个实验回路,获取我们自己的、第一手的、最宝贵的实验数据!然后,再用这些数据,来验证和修正我们的‘亚通道分析程序’。”
“理论与实验相结合,两条腿走路,这样得到的安全裕度,才是最可靠,最让我们心里有底的!”
“至于实验回路的设计方案和关键设备清单,”白杨顿了顿,抛出了一个重磅炸弹,“我已经准备好了,会后就可以发给大家。”
轰!
如果说,刚才解答孙振华的问题,是让众人震惊。
那么现在,解答顾延年的问题,则是让众人感到了深深的……恐惧!
从最前沿的数值模拟方法,到规模宏大的实验平台建设,再到具体的设备清单……
这个白杨,他到底是谁?
他的知识,究竟有多么渊博?
他的思维,究竟有多么深邃?
顾延年彻底呆住了。
他研究了一辈子的热工水力,脑子里那些模糊的、零散的构想,在白杨这套成体系的、逻辑闭环的宏大规划面前,显得如此的幼稚和苍白。
他看着台上那个侃侃而谈的年轻身影,心中涌起的,不再是质疑,而是一种高山仰止的崇敬。
接下来,钱丽萍、刘建宁,以及其他领域的专家,也纷纷提出了自己专业领域内最刁钻的问题。
从控制系统的三重冗余和软件异构设计,到核级仪表传感器的国产化攻关;
从锆合金包壳的制造工艺,到大型主泵的水力模型设计……
每一个问题,都足以让一个博士团队研究好几年。
然而,白杨始终应对自如。
他就像一个拥有无穷知识宝库的智者,无论你从哪个角度提问,他都能迅速切入核心,旁征博引,从底层原理到工程实践,给你讲得明明白白,透透彻彻。
甚至,他还能举一反三,指出提问者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更深层次的关联问题。
会议室里,渐渐地,再也没有人提问了。
所有人都安静地坐着,用一种近乎看神明一样的眼神,仰望着台上的白杨。
他们心中的最后一丝疑虑、一丝骄傲,都被彻底击碎,碾成了齑粉。
剩下的,只有发自内心的、五体投地的……
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