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谎话的世界歌词 > 27前世(第5页)

27前世(第5页)

她虽已是知天命之年,但平日保养得不错,不知情的外人看来总以为是三十出头的妇人。即使如此却也逃避不了晨间对镜,亲眼看着那些皱纹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爬上眼角。

李安衾恐惧衰老,更恐惧衰老会带来的别离。

别离,意味着目送,他们的背影毅然决然,不曾为李安衾停留半分。

浮生五十载,她本应看惯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却仍然无法免俗目送时的悲伤。

十岁,她躲在衣柜中窥见皇姐在东宫中大火中迎接死亡。

十四岁,她在城楼上目送少时最初的心悦之人在夕阳的余晖中出征。

十九岁,她目送着皇兄下葬皇陵,亦在紫宸殿中聆听父皇对她的临终托付。

二十岁,她目送与她决裂后的爱人走入书房外无边的夜色中。

二十一岁,她目送着失魂落魄的母后带着脖颈上的掐痕从紫宸殿里走出。

二十五岁,她目送着生父燕王一家做成的人彘被木车载着驶出宫门游街示众。

二十六岁,她目送皇妹孑然一身走进相国寺。

三十五岁,她在饯行宴上望见了站在暮色中惆怅的少年天子。

四十六岁,她目送年轻的孩子[四]出府登上去往长安的马车。

忽然,李安衾用力拽着陆询舟的手按向心口。

“摸到了吗?这里是跳着的,它也是用血肉做的。可是,有些血肉本就不该长在痛苦上,”尾音化作气声,“你明白吗?”

烛台轰然倾倒,烧焦的书籍残页腾起火苗。陆询舟望着浮动的光影,忽然想起景升八年的深冬,案边的长清公主殿下慵懒地支着下巴一目十行地阅过奏疏,阅毕,她只是淡淡回绝道:

“陛下是与士大夫治理天下,而非黎民百姓。”

话尾儿未落,玉笔点着她的策论,柔声道:“小山你可知,越是锋利的剑,越要锁在好看的鞘里。”

“殿下。”

思绪回到当下的陆询舟莞尔。

“其实——您烧的不是书,是怕我变成您握不住的剑。”

话音刚落残剑出鞘,被用力砸在地上,长靴踩在昔日装饰名贵的宝刀上,狠狠碾过断脊。

“现在您满意了”

李安衾保持沉默,窗外更漏声滴碎漫长沉默。许久,她拾起半幅残稿盖住炭盆,火舌贪婪地吞没“哀民生之多艰”的墨迹。

“年少时您总爱问臣是否会守着初心爱您一辈子,”她对着灰烬轻声说,“可臣的爱——

“哪能算数呢?”

骤然而至的春雨急密起来,打得瓦当叮咚作响。陆询舟望着清冷出尘的女人倚靠在明灭光影里的背影,恍如又见景升年间红烛昏罗帐间的缱绻往事,十八岁的李安衾事后蜷缩在床角,白日高高在上的长清公主在她上药时瑟缩如猫,李安衾泪眼朦胧地问她:“你爱我吗?”

爱。

有多爱?

爱到想与殿下生生世世、长相厮守。

四十八岁的陆询舟冷笑道

“殿下,透过微臣的眼睛,您又在看谁?”

您真正爱的人,早就死在了金榜题名的前夜。

[一]这段出自某位功臣之子的回忆录。

[二]古时皇帝对皇后的称呼。

[三]《臣妻乃是长公主》番外一中写道:陆询舟当初被逼迫写檄文的隐情被昭告天下,圣人惋惜亡臣,追封其为大行台尚书令、沛国公、特进,谥号“文孝”,虽然未曾找到她跳崖后的遗体,但依旧以正二品官员的礼制下葬,由李安衾亲自为她撰写墓志铭。故陆询舟亦可被称为“陆沛国”“陆特进”“陆文孝”。

[四]指李轸,李吟霁与陆玉瞻的私生子,古代篇中信阳公主诞下李轸后削发为尼,其遂被寄养在李安衾名下。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