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纪之严明,整个中原大陆无出其右者。
至於松州百官赠送的金银细软,还有大量粮草宋言便笑纳了,毕竟倭寇进犯,遭殃的是整个松州府,若是上达天听,松州百官也免不了受罚,收一点军费实属正常。
马车吱呀吱呀的晃,在无数双目光的注视之下,离开了松州城。
马车中,宋言依旧在思考倭寇的问题。
其实,一场战爭消灭倭寇九千,宋言是不太满意的。
数量太少。
宋言总是觉得,倭人这种东西,若是有机会还是彻底消灭乾净比较好一点。就算倭岛上没有金山银山,照样还是想要將整个倭岛给从南到北的犁一遍啊!
白骨盈於野,千里无鸡鸣,尸骨如山,血流成河那种。
那是这个世界上最让人噁心的一个种族,他们的骨子里就充斥著卑劣,当中原强大的时候,他们会跪在地上当孙子,只为从中原乞討到馈赠;当中原王朝衰弱,他们就会像一群豺狼,展露出锋利的獠牙,啃噬中原百姓的血肉。
唐太宗李世民。
唐高宗李治,武则天。
唐玄宗李隆基……的前半生。
这应该算是唐朝最出色的几位帝王。
尤其是李世民,个人能力和个人魅力几乎拉到极限,能征善战,善待功臣,被万邦尊称为天可汗,除了嗑丹药在其身上几乎找不到什么缺点。可东瀛的发展,其实就是从李世民时期开始的。在这之前,东瀛虽派遣使者到中原覲见,但那时的中原皇帝,基本不怎么待见这个孤悬海外的小国,汉光武帝更是直接以倭奴称之。
然,李世民不同,贞观时期有了第一批遣唐使,从唐朝带回了《历法》,《医书》,《贞观政要》等重要典籍,为东瀛的革新奠定了理论基础,从此东瀛开始学习贞观的政治体制,官制,甚至是建筑样式,更是学会了漏刻,指南车,浑天仪等重要技术。
到李治,武则天时期,倭人又从中原学会了均田制,直接推动了大化改新,还带走了造纸术等重要技术。
李隆基时期,连冶铁锻造,漆器,雕版刻印等重要技术,也被倭人带走。
可以说,正是唐朝这几位皇帝的大方,直接让倭国进入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李世民是宋言极为喜欢的一个帝王,都说玄武门杀兄弒弟囚父是李世民毕生最大的黑点,可在宋言眼中,养肥倭人才是真正的黑点。
这个世界没有唐朝,或许之前某个帝王贪慕万邦来朝的虚名,让倭人带走了大量技术,倭寇的发展时间大幅度的提前了……同样,对中原的威胁也更大了。
果然,还是要將整个倭岛犁一遍才安心啊。好不容易穿越一次,別的事情可以不做,倭寇绝对不能放过,若是不能將整个倭岛杀的鸡犬不留,那他不是白穿越了吗?
可是,想要剿灭倭岛,最基本的一个问题……海船。
想一想寧国的造船技术……宋言便忍不住嘆了口气,造一点小渔船勉强可以,但想要造能装载数百上千名士兵的大船,几乎是不可能的。更缺乏这方面的工匠,纵然宋言能直接拿出郑和宝船的设计图,怕是也根本无人能做的出来。没船,就没办法將士兵送入倭岛的领土,没办法让倭岛鸡犬不留。
当然,他也可以学习倭寇那样,製造小船,只要船多,那也是个相当惊人的数字……只是,小船抗风险能力太弱,稍微大一点的风浪都有可能导致船只倾覆,宋言不可能拿麾下將士的性命去赌。
罢了,走一步算一步吧。
平阳城发展个一段时间,总能培养出这方面的人才。他现在才十七岁,就不信到了二十七岁的时候,还不能踏平倭岛。
可惜,搓不出胖子和小男孩,不然高低要去丟上十几二十个。
“言儿在想什么,怎地愁眉不展?”耳畔传来了熟悉的,柔媚的声音,抬眸望去便瞧见洛玉衡有些慵懒的坐在车厢內,脸颊微红,眉目如画。
看到洛玉衡,宋言便下意识想到了昨日晚上的画面。
洛玉衡显然也想到了这些。
一时间,车厢內的气氛都显得曖昧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