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北宋小户女奋斗日常企鹅汤 > 8第 8 章 织机(第2页)

8第 8 章 织机(第2页)

她说的条理分明,合情合理。唐鸿音心中的疑虑消了大半,少年人的那股子较真劲又上来了。

空口白牙不行,眼见也未必为实。他必须亲眼看着这机器动起来,亲眼看着好绢一寸寸从这铁木综片下织出来才作数。

唐鸿音一拍大腿,吩咐道:“现在当着我的面,用这机子,给我织一匹绢出来。丝线我出,绢归你。”

唐照环小脸顿时垮了下来:“一匹绢啊,从早到晚不停也得织上四五天,家里还一堆活计等着我去干呢。”

唐鸿音大手一挥,斩钉截铁地说:“从今儿起,到你这匹绢织完,你们家的饭食,我唐鸿音包圆了。顿顿有肉不敢说,米面管饱管够。你爹娘那儿,我去说,你就给我安心待在这屋里织布。”

看他那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倔强样,唐照环知道推脱不过,只得苦着小脸应承下来:“那好吧。”

于是乎,这间屋子成了唐照环临时的战场。唐鸿音果然说到做到,每日两餐准时送到门口,虽不是什么珍馐美味,但热饭热菜,份量十足。

溪娘得了空闲,也会过来看看女儿,心疼地摸摸她有些发红的小手,唐守仁则默默地把家里的杂活都揽了过去。

织机吱呀作响,单调而规律。唐照环小小的身子端坐在高高的机杼前,双脚踩踏着踏板,双手轮番投梭打纬。

到了夜晚,屋里点起了油灯,昏黄的灯火下,她的影子在墙壁上拉得老长,伴随机杼声和偶尔的哈欠声。困极了,眼皮打架,她便掐自己一下,或是用凉水拍拍脸,继续埋头苦干。

唐鸿音也常常跑来看。他不说话,就蹲在旁边,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逐渐增长的绢面。

整整四天三夜,除了吃饭睡觉,她都钉在了织机前。最后一寸绢织完,唐照环剪断线头,累得几乎要从凳子上滑下来。

这一次,唐鸿音检查得更加仔细。他一根丝一根丝地看过去,从布头看到布尾,又从布边摸到中心。指腹传来的触感均匀一致,目光所及之处,绢面光洁如初,经纬分明,毫无瑕疵。

这匹赶工出来的绢,竟比五日前那匹还要更匀净一分。

“好,好好。”唐鸿音连说三个好字,激动地抬起头,看向累得脸白,眼下一片青黑的唐照环,用力拍了拍织机,“环丫头你真是神了。这织机,活了!”

验证了机器的可靠,唐鸿音心中的商业头脑立刻活络起来,豪气干云地道:“机器只要你不嫌累,尽管用,想用到什么时候都成。织出来的绢,除了你家自用交税,多出来的,十二叔我全按市价收了,绝不让你吃亏。”

这简直是天大的好消息!

唐照环眼睛一亮,累意都消散了大半。自家夏税要六匹绢,光靠她和娘亲用点绣活攒钱买绢,简直难如登天。如今有了这能下金蛋的铁鸡,怎能放过?

她立刻想到了好帮手,琼姐心灵手巧,性子又沉静,学织布定是极快的。

她跑去西厢房,不管大娘探究又狐疑的眼神,拉着琼姐就把事情原委和好处说了。琼姐听能帮家里省下买绢税的大钱,还能自己挣点体己,怯懦的心里生出一丝勇气,用力点了点头。

自此,这间后院空屋彻底热闹起来。两个小姑娘,一个教得用心,一个学得刻苦。很快,琼姐也能熟练操作换了关键综片的织机了。

白日里琼姐多织些,唐照环帮忙打下手,处理丝线。夜里唐照环便接过梭子,挑灯夜战。织机吱呀声昼夜不息,成了唐家后院日常背景音。

日子在梭子的穿梭中飞快流逝,两人轮流干了快两个月,直到夏税开征。

最后一匹雪白光洁的绢被细致地卷好,摞在那堆已经颇为壮观的绢堆上,两个小姑娘累得腿脚都站不稳,脸上洋溢着前所未有的喜悦和自豪。

她们不仅织够了自家需要的六匹税绢,还额外织出了足足二十匹品质上乘的细绢。按照唐鸿音承诺的市价,这二十匹绢,收到了二十四两银子。

唐照环捧着这沉甸甸的钱,在爹娘惊愕又欣慰的目光中,昂首挺胸走进了主屋正堂,将年初为爹爹赴京赶考向二爷爷借的二十两银子,连本带利,恭恭敬敬地双手奉还。

二爷爷看着银子,又听闻由后院废机所出,惊愕之余,望向唐鸿音的眼神也复杂起来。

唐鸿音挺直了腰杆,只觉得扬眉吐气,胸中块垒尽消。

眼见织机如此好用,唐鸿音心思又活络起来。他自掏腰包,请人按唐照环的设计,将织机上所有综片,无论地综,花综,全部换成了崭新的铁木家伙。

机器焕然一新,唐鸿音兴致勃勃地拉着唐照环:“试试提花绫锦,若能织出提花料子,价钱可又翻上几番。”

唐照环爬上织机,尝试操作复杂的提花装置。然而,花综数量繁多,升降顺序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她既要脚踏踏板控制地综形成底纹,又要手动提拉花综控制图案,还要引梭打纬,一心多用,手忙脚乱。

试了半日,不是图案错乱,就是经纬纠缠,织出来的东西惨不忍睹。

“不成不成。”唐照环懊恼地从织机上跳下来,小脸皱成一团,“这提花太难了。光有结实的综片不行,得懂花本,得会挽花,还得两人配合得天衣无缝。我……我自个儿瞎琢磨,实在弄不明白啊。”

唐鸿音也皱紧了眉头,抱着手臂在屋里踱步,紧抿着唇。

忽然,他脚步一顿,猛地一拍脑门:“我怎么忘了这茬。永安县毗邻西京洛阳,又兼皇陵祭祀所需,官办的洛阳绫绮场特在咱们县里设了个分支绣艺坊,专培养织绣熟手,过几天要招学徒。”

他越说越激动,手舞足蹈。

“我听说,过了考校的合格学徒包吃住,给发月钱,若能入选学提花织造,还有宫里退下来的老供奉亲自指点。你和琼丫头一个脑子活络点子多,一个性子稳当手又巧,天生一对的织机好搭档。

这学费和考校前的嚼用,十二叔我出了。只要你们学成,回来能织出上好的提花锦,咱们唐家,说不定真能靠这织机,闯出条新路来。”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