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叶皎月 > 第4章(第1页)

第4章(第1页)

离开那个所谓的家时,没有任何人送行。

原主背着一个打满补丁的包袱,里面是几件姐妹们淘汰下来的破旧衣服,独自一人按照通知找到知青集合点,跟着大部队,坐上咣当咣当的绿皮火车。

从京城到黑龙江,她记得是坐了几天几夜的火车,又转乘汽车,最后被拖拉机接到生产队。

一路颠簸,无人相伴。(四合院里那两个癫公癫婆,根本不会把她放在眼里。。。)

现在是1976年4月20日,她下乡已经8个月左右。

这会知青下乡执行的双轨制,她每个月粮本的国家定量是25斤原粮(有6斤细粮),还有8块钱的生活补助,但补助钱只发1年。

大队每月会给每位知青发2两油票,1张火柴票,1张卫生纸票。

每三个月发1斤肉票,1张肥皂票,2两糖票。

过年的时候发15尺布票,1斤棉花票,至于工业票,他们大队的人都不够分,肯定不分给知青。

她总共得了64块钱。

但是,原主体弱,挣的工分很少,口粮不够吃,需要从补助里贴补。

此外,她必须为寒冷的黑省冬天做准备。

她花了很大一部分钱和用不着的票证,跟好心的村民换到足够的布票、棉花票,缝制了一身厚厚的棉袄棉裤和越冬的棉被。

这是她最大的一笔开销,也是保命的关键。

所以。

扣除口粮抵扣、制作冬装冬被的费用、以及购买针头线脑、灯油、偶尔不得不买的油盐等最基本开销后。。。

时夏仔细盘算着原主那可怜巴巴的记忆,得出了一个残酷的数字:

她现在所有的现金,只剩下9块6毛7分钱左右。

而粮食方面,春黄不接,去年分的那点粮食早已消耗殆尽。

一个小布袋里,装着大概七八斤掺着麸皮的粗粮面,还有小半口袋大概十来斤多的红薯干。

还有几张快要过期的粮票、一张肥皂票。

这就是她全部资本:9。67元,二十来斤粗粮,几身旧衣服,一身棉袄,一床棉被。

真穷啊!

时夏躺在床上,身体的疲惫和灵泉水的安抚作用让她迷迷糊糊又睡了过去。

或许是因为原主这十六年透支了太多体力,灵魂深处积累的劳累需要一场深眠来缓解;也或许是灵泉水正在修复这具亏空严重的身体,让人嗜睡。

时夏这一觉睡得很沉。

她再醒来时,是被外面嘈杂的人声和脚步声吵醒的。

屋里一片昏暗。

根据记忆里的作息,这应该是下工的时间了,大概7点多。

原主没有手表,判断时间全靠看天色和听生产队的上下工钟声、喇叭声,日子过得混沌又可怜。

昨天因为下了场春雨,地太湿无法下地,大队长才给大家放了一天假。

原主就是趁着这个空闲,想上山挖点野菜,却不幸失足丧命。

叶皎月发现她后报信,大队长带人上山,发现她还有一丝气息,这才赶紧抬回来让懂些草药包扎的王婶子死马当活马医,没想到捡回一条命,芯子却已经换了人。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