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义策问,远比诗词要难!
诗词歌赋,可凭才情雕琢至出县以上。但经义策问,非真才实学不可为!
寻常童生,能写出【合格经义】之作已属不易,若能【闻乡经义】,便是百里挑一!
而【出县】。。。。。。意味着此篇经义,已超越童生范畴,甚至可媲美秀才,举人之作!
薛崇虎沉声长叹:“此子童生,尚未得秀才文位,却能写出【出县】经义,已得圣贤三分真意!”
要知道,这可是一场童生府试!
考生不过是一群童生,可不是秀才和举人,尚未得秀才功名!
童生若能写出一篇[出县]级经义策问,那是难如登天!
别驾崔承业目光灼灼,望着甲字号考舍的方向。
“世间文士,十之八九终其一生,不过诵读圣贤典籍,依样画瓢,又有几人能真正执笔注经,与圣人对话?”
“不精通经义之道,毕生止步于进士!”
“敢为经典作注者,非翰林学士以上不可!”
“而今,一个童生竟能引动文气霞光。。。。。。此子未来前途,已非寻常进士可比!”
雷万霆深吸一口气,低声道:“文位之路,举人,进士已是常人极限,而翰林学士。。。。。。非经义大成者不可入!”
“不错!”
崔承业缓缓点头,目光深邃。
他忽然明白,周山长院君,为何执着的要在府试第二题,考一考众童生的经义策问。
??此子,日后或可问鼎翰林,甚至。。。。。。更进一步,入阁拜相!!
满院童生,正伏案疾书,忽见府院考舍内,一道光冲天,无不惊愕抬头。
刹那间,
满院笔墨凝滞,
唯有那道冲霄文气,如天河倾泻,映照众生脸颊。
八百张童生的面孔上,神色各异??有震撼,有茫然,更有掩不住的羞惭。
“这。。。。。。是谁的经义,引来漫天霞光?”
有童生喉头滚动,指尖发额。
低头再看自己案前文章,字句支离,文理混沌,与那引动天地异象的经义相比,竟如犬彘之迹,不堪入目!
“同是十年寒窗。。。。。。”
“别人写经义,笔下霞光漫天,而我……………”
“我写的。。。。。。这算什么?”
众童生眼中尽是苦涩,一声哀叹在考场内荡开,笔尖颤抖的悬在半空,墨汁滴落,在纸上晕开一片污渍。
众多的童生眼眶发红,几乎要哭出来??
那冲天霞光如利剑般刺破云霄,刺得众人心头剧痛??
同是十年寒窗,有人笔下生花引动天地,有人却连墨迹都显得黯淡无光。
自己竟连人家一缕文光都追不上!
考场角落,不知是谁发出一声压抑的呜咽,很快又咬紧牙关咽了回去。
霞光愈盛,映得江州满院童生学子们,面色惨白。
张游艺怔怔望向甲等考舍方向,忽而苦笑:“甲等考舍内文气冲霄。。。。恐怕,是江兄的手笔了。”
他声音发颤,既羡且敬。
“童生写经义。。。。竟然也能达到出具?”
昆山童生首杜清音,一声轻叹,忽觉眼眶发热,一滴泪砸在考卷上,急忙低头掩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