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望大朝会结束后不久,而神策左军值房內,却是一片寂静。
仇士良身著常服紫袍,正安然坐於胡床之上,他面前紫檀木的案几上放著一只细腻的白瓷盏,盏中是刚刚煎好、色泽澄澈的宫廷御用阳羡茶。
仇士良端盏近唇,半闭著眼睛,姿態从容,仿佛世间纷扰皆与此刻无关。
值房门被猛地推开,带进一股寒气,仇公武面色惶急,气息微促地闯了进来,额角甚至带著薄汗。
对於仇公武突然的进来,仇士良眼皮都未抬一下,只轻轻吹了吹茶盏边缘的浮沫,啜饮一小口,任由阳羡茶的滋味在舌尖蔓延。
“阿父,大……”
“慌什么?天塌不下来,坐下,喘匀了气,慢慢说。”仇士良声音平静的打断仇公武的话,仿佛只是隨口责备一个毛躁的孩童的说道:
“为父与你说过多少次?遇事,最忌心浮气躁。
便是天大的祸事临头,也需头脑清明。
心乱了,手脚就乱,破绽就多,自己就会把自己送到对手刀口下,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岂不可笑?”
仇公武深吸一口气,依言坐下,脸上犹带一丝赧然的说道:
“阿父教训的是,儿这心性,终究是……终究是学不来阿父这份山崩於前而色不变的静气。”
(请记住101看书网解书荒,101????????????。??????超实用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仇士良这才缓缓放下茶盏,发出一声几不可闻的轻响,他看向养子,浑浊却锐利的眼中带著洞悉世事的光芒:
“为父我啊,在这宫墙里打滚了一辈子,血雨腥风、翻云覆雨的事情见得多了,骨头渣子里都浸透了。
见得多了,自然就明白了。”
仇士良微微一顿,脸上带著极淡的笑容问道:
“让你这般火烧眉毛的,不会是今日朔望大朝会上那点事儿吧?”
仇公武闻言,惊诧地瞪大了眼睛,脱口而出:
“阿父料事如神,看来阿父您早已知道了?”
“呵,”仇士良发出一声短促的轻笑,带著一丝掌控一切的嘲弄说道:
“你忘了?陛下身边隨侍的小黄门,紫宸、蓬莱两殿的宫女、內侍、杂役,十之七八,眼耳皆是咱家的。
莫说这等明发朝堂、眾目睽睽之事,便是陛下夜宿麟德殿,与那位淑仪娘娘到了几更,其间用了什么助兴的法门,咱家亦能知晓一二。
咱们这位陛下,倒不愧是修道之人,样懂得不少。”
仇公武听得心头一跳,慌忙低下头,不敢与仇士良对视,心中暗想:“义父怎么竟连这等事都知道,他也……”
仇公武迅速调整表情,再抬头时已恢復恭谨的说道:
“既然阿父洞若观火,那陛下今日朝堂之上,借安西忠烈之事显露的变革之意,还有那前所未闻的敕封城隍之举,您如何看?”
仇士良重新端起茶盏,用杯盖缓缓撇著浮沫,仿佛在谈论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变革?自陛下罢黜李珏、杨嗣復,急召李德裕回京那刻后,便应该是有这心思了,想改,就让他改去吧。”
仇士良呷了口茶,语气带著一丝漠然说道:
“至於那城隍之位,不过是些收买人心、神道设教的架子罢了。
给死人封个神,活人念个好,能当几个兵使?能解几石粮荒?
哄哄愚夫愚妇,安一安郭家那些武夫的心罢了。”
仇公武眉头紧锁,忧心忡忡的说道:
“阿父,您就这般放任陛下改下去?万一……万一改著改著,真让他改出个名堂,羽翼丰满,届时欲收我辈权柄,如之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