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相陈如海道:“陛下,朝廷可以出资,鼓励民夫自带粮食。朝廷可以花钱让民夫自带粮食做徭役,粮食依然是民夫自己的,根据携带的粮食按市场的价钱给予民夫。如果实在是拿不出粮食的,那就由朝廷供应粮食。如此尽可能照顾前线将士和民夫的粮食供应。”
礼部尚书李承继驳斥道:“民夫哪有什么多余的粮食啊,他们还需要为自己家人留余粮!”
姬清山问道:“可否从商贾手中购买大量粮食?”
左相陈如海道:“陛下,此事迫不得已,不能做。如果从商贾中大量购买粮食,势必导致市面上粮食更为紧缺,粮价会飞涨,到时候百姓恐怕更买不起粮食,饥民四起啊。”
户部尚书田无恤叹息道:“此战过后,多年来的粮仓、国库积蓄恐将用尽,十余年来的桓武之治的成果彻底消耗殆尽。”
在场君臣都垂目,这场大战代价之惨烈,完全出乎大家的预料。
右相陆诚道:“诸位大人,这都到什么时候了,先保住我大周啊!没了大周,这国库粮仓还有何用?都成敌人的战利品了!届时诸位大人都沦为阶下囚了!就连。”
陆诚望向陛下,剩下的话他都不敢说出口。
至少还需征召五十万民夫,可能还远不止,还要再招募数万新兵,国库、粮仓全部清空,桓武之治成果彻底消耗殆尽!
姬清山现在还有什么选择,如今,也只能先保住大周。
“就这样办吧!下旨!招募新兵!向全国各地征调五十万民夫!用于运输物资,装备锻造。先保障前线将士们的粮食、装备、物资的供应。按左相大人说的,从国库里花钱让民夫能自带粮食的尽可能多带粮食,朝廷可以以高于市场的价格来买。”
“遵旨”
诸位大臣离去之后,姬清山瘫坐在御榻上。
五十万的民夫啊,他们中又有多少人最后能活着回到家乡。
整个国库,十余年的桓武之治,就在这一战彻底耗尽。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姬清山轻轻念道,这是老师沈仲生前一直对他的叮嘱,战事一起,真的无法收拾。
“陛下!”
黄门令冯才前来,望陛下此时神情低迷,又没开口。
“又有什么事吗?”
姬清山见冯才欲说又止,“呵呵,说吧,又有什么不好的消息了!”
冯才跪地痛哭道:“陛下,禁军统领,车骑将军沈约大人战死在西京城外,沈将军是为了将掩护禁军安全入城而牺牲的。”
“什么?沈约!”
姬清山悲恸道:“朕对不起老师啊!”
深得自己信任的禁军远去,忠心耿耿的太师之子沈约战死。
如今他在这洛京,如今还有什么依靠?
姬清山猛然惊醒道:“冯才,招募新兵中,给朕挑选精锐士卒来填补禁军的缺口。还有给朕选拔一位能征善战的将军,填补沈将军的空位。
姬清山想起沈约临走前对自己说的那些忠告,又想起自己前世被逼宫弑杀,他不能没有自己的禁军卫队,这不仅关系到皇宫和洛京的安危,还关系到自己这一世不能再重蹈前世覆辙。
“小人领命!”
“沈约!”
姬清山拍着案几,沈约是自己禁军的统领,是老太师之子,不仅武艺高超,更是对自己忠心无二。有他在,他在这洛京有一百个放心,而如今,沈约却已离他远去。
“陛下,梁贵妃熬了暖汤,想献给陛下品尝。”
中常侍夏侯常进来禀道。
“梁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