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可以焚烧我的书,却烧不尽大地深处的根!”
>
>“因为每一个愿意说出真相的人,都是我的化身!”
三人终于崩溃,撕下面纱??竟是三位年迈的老臣,曾参与起草最初的《缄口令》。他们跪地痛哭:“我们以为是在护国……其实是在杀人啊……”
林昭没有杀他们,而是递上一本空白竹简:“用余生写下你们所知的一切。这不是赎罪,是归还。”
后来,这份供述成为《述真录》中最沉重的一卷,题为《沉默者的忏悔》。
岁月流转,林昭越来越瘦,白发渐多,唯有眼中光芒不减。他知道,自己终将离去,但忆辉已扎根九州,再也无法拔除。
某个春日,他在一片桃林中停下脚步。花开如云,风过处,落英缤纷。他取出那片干枯的忆辉叶,轻轻放在一棵小树根部。
“我该走了。”他对秃毛鸡说。
秃毛鸡扑棱翅膀:“去哪儿?”
“去该去的地方。”他微笑,“人不能永远活着讲述,总得让故事自己流传。”
话音刚落,身体竟渐渐透明,如同晨雾消散。最后时刻,他望向远方??那里有孩童朗读的声音,有老人讲述往事的低语,有恋人互诉真心的呢喃。
他的身影彻底消失前,留下一句话,随风飘散:
>“我不是英雄,只是一个不肯闭嘴的人。”
>
>“而现在,轮到你们了。”
多年以后,一位少女在整理祖母遗物时,发现一本破旧日记。翻开第一页,写道:
>“那年春天,有个叫林昭的人路过我们村子。他教会我读写,告诉我妈妈的名字叫‘沈云霞’,而不是档案上写的‘无名氏乙’。那天晚上,我第一次梦见她笑着叫我‘囡囡’。”
>
>“后来我才明白,找回名字,就是找回爱。”
>
>“所以我决定成为一名教师,专收那些‘不该上学’的女孩。我要让她们知道,她们不仅存在,而且值得被记住。”
日记末尾贴着一片忆辉叶,脉络间隐约浮现四个字:
**薪火相传**。
窗外,春风拂过原野,新绿漫山遍野。
某座村庄的学堂里,孩子们齐声朗读:
>“我们不说谎,因为我们尊重真实。”
>“我们不沉默,因为我们敬畏记忆。”
>“我们讲述过去,是为了守护未来。”
而在无人注意的墙角,一片落叶微微发光,浮现出一行小字:
>“下一个讲故事的人,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