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言**!”“**念安**!”“**归儿**!”“**望春**!”……
每喊出一个名字,便有一道身影从井中升起,化作点点蓝光,融入高空光柱。到最后,竟有整整三百零八个光点腾空而去,绕岛三周,最终汇入北斗星群。
那一夜,长安城中所有人仰望星空,皆见北斗第七星骤然明亮,继而分裂为三百余颗微星,组成一朵绽放的桂花形状。
皇宫内,皇帝正在批阅奏章,忽觉心头一震,手中朱笔坠地。他茫然望向北方,喃喃道:
>“我梦见一个小女孩,穿着破裙子,站在我书房门口。她说:‘你也该记住我们。’”
与此同时,忆谷母碑再次发光,新添三百零八个名字。而《追名簿?终章》再度自动书写:
>**“又有三百零八子归来。姐姐,你看,连最早被遗忘的,也都回家了。”**
消息传回,举国悲恸。
朝廷立即下诏,追封“初井三百”为“国殇幼灵”,敕建衣冠冢于忆园东侧,并立无字碑一座,四面镌刻三百零八个由百姓自愿认领命名的名字。每年春分,全国孩童齐诵新编童谣:
>“阿宝不哭,阿禾等你。
>春风一吹,全都回家。”
而闻寂在归途中病倒。连续多日高烧不退,梦中不断重复那些孩子临终前的画面:他们被灌下黑色药汁,关进井中,井口封闭前,最后一句话是??
>“我们会变成风,吹进你们的梦里。”
医者束手无策,只说:“他的身体承受不住如此庞大的记忆涌入。每一缕亡魂的痛苦,都被他亲身经历了一遍。”
就在此时,那位曾在典礼上朗读阿禾遗言的小女孩突然出现在病房外。她手里捧着一只手工缝制的布偶,模样憨拙,却是按照闻寂描述的“阿宝”形象做的。
“我妈妈说,小时候害怕的时候,就抱着布娃娃睡觉。”她认真地说,“现在我把阿宝送给你,这样你就不用一个人扛着那么多人的记忆了。”
闻寂躺在床上,听到了她的声音。
他嘴角微扬,伸手接过布偶,轻轻抱在胸前。
当夜,他安然入睡,不再呓语。
十年后,世界忆园扩建至七大洲。非洲草原上竖起“南冥井”纪念碑,南极科考站附近发现冰封“寒渊井”遗址,甚至月球基地规划图中,也预留了一块区域命名为“归魂坪”。
而忆谷学堂每年春天都会排演新剧目??《最初的名字》。剧中,那个叫“阿宝”的小男孩,在星光下牵起闻寂的手,笑着说:
>“谢谢你记得我。我现在不怕黑了。”
演出结束时,全场观众会共同点亮一盏蓝灯,齐声说出一个名字??可以是亲人,可以是陌生人,也可以是一个从未存在过、却被此刻赋予生命的名字。
因为在忆谷的信念里:
**名字不死,记忆不灭;只要有人愿意呼唤,亡者便仍在人间行走。**
某年春夜,已是白发苍苍的闻寂独自坐在桂花树下。养女坐在身旁,轻轻为他捶背。
“师父,您还在听吗?”她问。
闻寂微笑:“一直在听。”
“那您听见什么了?”
他仰望星空,良久,低声说道:
>“我听见了一个新的名字……很小的声音,像是从地底传来。”
>
>“她叫**沈兰**。”
风起,花瓣纷飞。
树根处,那块写着“姐姐,我回来了”的石碑微微震动了一下,仿佛地下深处,有人轻轻应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