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将是父皇眼中,最合格的储君。”
这个连环相扣的计划,必须尽快布置。
虽然可能还有些不完善,但这是他在三天内可以做到对杨妃发起致命一击的机会了。
而且,计划实施的时间只有三天,非常紧迫。
在这计划之前,自己还必须做些什么以换取李世民的信任,从而换取一些太子应有的权力。
显德殿。
清晨。
李承乾指尖轻叩案几,目光落在眼前躬身布膳的太监身上。
“听闻杨妃娘娘素来雅致,近日可有什么新奇物件?”他语气随意,指尖却微微收紧。
太监不疑有他,低声道:“娘娘常捧着一本装帧华美的诗集,腕上琉璃珠串甚是精巧。。。。。。”
说完后,太监见李承乾陷入沉思便躬身离去。
琉璃珠?精装《唐诗三百首》?
李承乾眼底暗芒一闪。这些跨越千年的物件,杨妃竟敢明目张胆地带在身边——要么她笃定无人识破,要么。。。。。。她早已铺好后路。
五年时间,她绝不止这点准备。
他忽然冷笑。既如此,不妨先发制人。
“魏先生到——”
殿外传来通报声时,李承乾正将最后一行字迹吹干。
案上两页薄纸,一页密密麻麻记录着精盐提纯之法,另一页则是曲辕犁的构造图,下方朱批赫然标注:
曲辕犁之效:
一牛一人,日耕六亩;
深耕三尺,岁增三成。
魏徵的脚步在案前戛然而止。
“这是。。。。。。”他枯瘦的手指猛地攥住图纸,瞳孔剧烈收缩。当目光扫过“精盐”二字时,喉结甚至滚动了一下。
“殿下!此物当真能省三倍畜力?!”魏徵一把扣住李承乾手腕,力道大得惊人。
没有惊疑,只有狂喜——杨妃果然未曾涉足此道!
那个杨妃,虽然不知道为何没有弄出这些并献给李世民,但现在,这些功劳都属于他的了。
不对,那个杨妃有没有一种可能,她的主要强项是记住文化方面的知识?
至于那琉璃工艺,还有那本书的技术,也都可能是她感兴趣的。
但精盐制作之法,还有曲辕犁图纸,她在后世2025年真的会特意去了解这些?
这些东西,对于看过历史小说无数的人,大都会去特意了解一番,有的人,甚至还真的将这些东西了解得一清二楚。
而且,当年他也写过网文,查了这方面不少资料。
若说对这些的熟悉,他不弱于其他人。
而且,不止是精盐之法,还有曲辕犁,以及玻璃的一些制造工艺之法,他都可以拿出来,为自己从李世民那里换取一些政治资本。
无人可用,对于一个太子来说,毕竟实在是太过窝囊。
李承乾任由他抓着,唇角勾起微妙弧度:“先生若不信,不妨随孤面见父皇。”
太极殿的晨光穿过窗棂时,魏徵怀中两张纸已成了烫手的筹码。
玻璃配方、火药配比。。。。。。这些后手暂且按下。李承乾拂袖跨过殿槛,眼底寒星点点。
——杨妃,你的唐诗与琉璃珠,可比得上这天下粮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