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庭判决前,必须先播放被告与原告共同认可的记忆影像;
>
>官员上任宣誓时,要朗读前任留下的忏悔书;
>
>连孩童吵架,也会搬出“我妈说那天你抢了我的玩具”作为证据。
>
>记忆不再是武器,也不是装饰。
>
>它成了生活的空气。
>
>直到有一天,一个孩子问母亲:“如果所有人都记得,那还有秘密吗?”
>
>母亲想了想,回答:“有的。那些不愿再提的伤痛,是我们留给彼此的最后一份慈悲。”
>
>孩子点点头,把一张画着笑脸的纸折成小船,放进溪流。
>
>纸船上写着:“有些事,我记住了,但我选择不说。”
>
>溪水载着它远去,最终沉入潭底。
>
>第二天,潭边开出一朵小小的蓝花,花瓣紧闭,像在守护一个梦。
>
>这便是记忆的最高境界:
>
>**不仅记得,而且懂得何时沉默。**
风停,雨歇。
桃林深处,一声轻笑荡开。
没有人看见她,但所有人都感觉到了??那种安心,那种温暖,那种仿佛母亲仍在注视着孩子的宁静。
许多年后,一位考古学家在挖掘古代遗址时,发现一块石板,上面刻着极其古老的符号。破译后,竟是四个大字:
**“我在看着。”**
落款日期,比目前已知最早文明还要早一万年。
他愣了很久,最终在日记中写道:
>“也许,记忆从来就不属于人类。
>我们只是它暂时借用的容器。
>而她,不过是第一个教会我们如何好好使用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