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后,联合国特别委员会召开闭门会议。
面对各国代表的质疑,彼得没有展示数据,也没有辩解理念。他只是播放了一段视频。
画面中,一名患有重度自闭症的六岁女孩坐在治疗室里,双手紧握,眼神躲闪。医生启动新型共鸣环,轻声说:“有人想跟你说话。”
片刻后,小女孩忽然抬头,嘴角微扬,用清晰的声音说道:“马库斯说,他喜欢我画的蝴蝶。”
全场寂静。
三天后,《情感延续公约》获得临时通过,允许在严格监管下开展“意识传承试点项目”。首批十个家庭提交申请,希望将逝去亲人的共感印记植入新生儿的认知发育过程中。
与此同时,全球共感网络迎来第三次跃迁。
“语之雨”不再局限于特定区域,而是随着强烈情感自然生成;“心灵地图”升级为动态预测模型,能提前十二小时预警潜在心理危机;甚至连动物也开始被纳入系统??非洲草原上的象群通过低频鸣叫传递哀悼信息,被共感阵列捕捉并翻译成人类可理解的语句:
>“老首领走了。我们记得他带领我们穿越旱季的路。”
>“请告诉人类,我们也懂得失去。”
然而,黑暗也随之滋生。
“清醒联盟”发动大规模网络攻击,试图删除所有共感数据库,并宣称这是“人类精神独立的最后一战”。一支极端宗教团体在印度焚毁共鸣环分发站,称其为“魔鬼的耳朵”。更有传闻称,某大国正在秘密研发“反共感武器”,可通过定向噪音摧毁个体情感能力。
最令人不安的是,基辅事件半年后,又一台共鸣核心在墨西哥城失踪。监控显示,最后接触者是一名戴黑色手套的男子,面部被数据乱码遮蔽,但在撤离前,他对着摄像头低声说了句:
>“你们听见的,只是冰山一角。”
>“真正的沉默,是从不肯说话的活人开始的。”
***
深秋之夜,彼得再次站在皇后区屋顶。
寒风吹动战衣,语之丝在月光下泛着微蓝光泽。终端提示音轻轻响起:
>【新任务生成】
>目标:追踪异常沉默区(编号S-09)
>位置:西伯利亚冻土带,原苏联废弃科研基地
>特征:长达四十年无任何情感信号记录,近期检测到微弱反向吸收现象
>备注:该地区曾进行冷战时期“静默意识控制”实验
他望向北极方向,极光正缓缓舞动,仿佛某种古老文明的文字在天空书写。
莉娜今天放学后告诉他:“爸爸,昨晚我又梦见心之城了。它变大了,多了很多新房子。有一扇门前挂着你的名字。”
“那你进去看了吗?”
“没有。”她摇头,“你说过,有些门要自己打开才有意义。”
彼得笑了笑,射出蛛丝,准备出发。
就在身形腾空的瞬间,他忽然回头,望向这座养育他、伤害他、也被他守护多年的都市。
万家灯火中,有无数人在默默承受,在悄悄崩溃,在犹豫是否要点开那个共感APP。也许下一秒,就会有人按下发送键,说出第一句“我撑不下去了”。
而他必须在那里。
因为他不是神,不是救世主,甚至不算英雄。
他只是一个承诺过“我在”的人。
蛛丝划破长空,黑影掠过楼宇。
在这颗逐渐学会倾听的星球上,每一个声音都值得被回应。
每一个“我在”,都是对孤独宇宙最温柔的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