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如潮水涌入:
>【深圳?程序员】“加班三年没休过假,昨天体检出重度抑郁。我不敢告诉家人,怕他们担心。但今晚我说出来了,谢谢你们听我说完。”
>
>【云南?山村教师】“班上有个孩子总偷同学饭票,我以为他是坏学生。昨晚家访才知道,他爸妈外出打工五年未归,家里只剩他和生病的奶奶。我抱着他哭了一场,原来最该道歉的是我。”
>
>【监狱?服刑人员】“我杀了人,罪无可赦。但我女儿才六岁,她每次来看我都笑着说‘爸爸明天就回家’。我不知道该怎么面对她……我只是不想让她恨这个世界。”
每一条消息出现,林小宇胸口的桃纹就会微微发光。他开始记录这些对话,不是为了传播,而是为了确认:**还有人在挣扎,但也还有人在倾听。**
然而,暗处的眼睛从未闭上。
那封匿名信之后,林小宇陆续收到更多无名纸条。有的夹在书页间,有的塞进鞋柜,内容各不相同,却都指向同一个真相:
>“他们改头换面了。”
>“理性神殿倒了,但‘效率至上’的思想还在。”
>“他们不再屏蔽共情,而是贩卖虚假治愈。”
某日,他在地铁站看到一则全息广告:
一位微笑女子悬浮空中,身后是金色光芒组成的十字架。
>“情绪疲惫?创伤难愈?试试‘心宁胶囊’!全球首款AI定制疗愈药剂,七天重建内心秩序!无需倾诉,不必回忆,一键清空痛苦记忆!”
>
>下方滚动播放用户反馈:
>
>“吃了之后再也不怕被甩了!”
>“我妈忘了我爸出轨的事,现在天天做饭等他回家。”
>“终于能专注工作了,连噩梦都没有了!”
林小宇盯着屏幕,胃里翻涌。
这不是治愈,是抹杀。
真正的疗愈不是删除记忆,而是在痛中学会呼吸。可这些人,正在用科技制造集体失忆。
当晚,他梦见归源树枯萎。
树干裂开,流出黑色黏液,每一滴都化作哭泣的人脸。守树人站在树下,白发尽落,声音沙哑:“他们在用‘遗忘’替代‘修复’……若人心皆空,共情何存?”
他惊醒,冷汗浸透床单。
次日清晨,他直奔归源山。
守树人已在等他。
“你看到了?”老人拄杖而立,目光沉静。
“他们在摧毁‘记住’的意义。”林小宇咬牙,“那些服用‘心宁胶囊’的人,真的快乐吗?还是只是麻木?”
“两者有时难以分辨。”守树人轻叹,“但区别在于??前者能流泪,后者连哭都不会了。”
林小宇忽然跪下。
“我要重启‘春风热线’。”他说,“不是线上群聊,而是真正的声音网络。让每个人都能拨通一个号码,听到一句‘你还好吗?’不管对方是谁,只要愿意听,就够了。”
守树人久久不语,终是点头。
“归源树愿借你一脉地气,支撑信号传输。但代价是??你的身体将成为中继节点。每一次通话,都会吸收部分情绪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