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最正宗的做法,每一家的做法都是最正宗的。
曲小果看着连骁揉面,拉面,发酵,把面团搓成细条,又发酵……忙活了一通,好不容易搓好的细面条均匀挂在两根小竹条上,然后连骁屏息一拉,断了。
曲小果:……她还以为连骁要搞个大的。
揉面拉面,拉了断,断了拉。连骁一下午成品就一堆半粗不细,断掉的面。
曲小果忍无可忍,倒反天罡训斥老板:“面还不够细吗,怎么还要拉。”
“不够。”连骁拇指食指无限接近,“最后成品会像头发丝那么细。”
她要做的是线面。
手工线面工序复杂,要经历十几道工序。手工做成的线面挂在两根竹条上,完全抻开后,架在外面晾晒。远望去是数捧细如银丝的白色丝线,偶尔随风摇曳,细到可以穿过针眼。
虽然线面的观赏性远大于味道,但不妨碍逢年过节餐桌上都会出现这碗面,鸡汤线面,猪脚线面,或者最简单原始的鸡蛋线面。
连骁吃过很多面,拉面刀削面烩面担担面板面,叻沙面越南米粉通心粉,五花八门,都比线面好吃有特色。
可一想到面,她的第一反应还是线面。
食物和记忆紧密相连,无论尝试过多少异乡的食物,她还是会下意识选择最熟悉的食物。
在曲小果帮忙下,连销勉勉强强百分之八十还原线面。细度不合格,味道勉强相似。
然后这捧费尽千辛万苦,勉强能看的线面,浸入早就准备好的鸡汤烫煮,加上两个溏心蛋。
就这?
曲小果一不留神说出了真实心声。
她是说虽然这碗鸡汤鸡香味扑鼻,却又澄澈不见杂质,足见连骁吊汤的功底;溏心蛋熟度恰好,半凝固的流心非常诱人,但不管怎么说都是简陋简单至极的一碗面啊!
曲小果头脑风暴,表情变幻莫测。难道连骁已经在追求陈师傅曾经说过的,大道至简的境界了吗。
一定是她水平还不到位,看不懂大师的操作!
“就这。”
连骁拿起筷子吃了口面,又喝了口汤,心想还是不怎样……就算她现在主厨级的火候和调味等级也没办法把这道菜做出惊艳的口感,只是比普通高出了一层普通好吃。
可这是家的味道。
她想起按照风俗她应该吃完一整碗长寿面,父母知道她不喜欢,年年生日那天的长寿面只给她接受范围内的一小坨,意在讨个好彩头。连骁一口口吃,一边又慢慢回忆起很多个生日。
第一个在外乡过的生日。
第一个在异国的生日。
第一个没有朋友陪伴,独自度过的生日。
然后是现在,在不属于自己时代的第一个生日。
汤见底,面吃完了。
连骁在心里说:
祝我生日快乐。
>
独自过生日,还没什么好吃的,连骁未免产生低落情绪。
不过她情绪调整很快,开始筹划下个生日她要搞个流水席,大吃特吃。
如果她还有下个生日的话。
距离零点还有两个多小时,夏季天黑的晚,联大校园里不少人乱晃。
连骁没有要去的地方,赵荔青不在宿舍,她回去一个人也没意思。
她习惯性往训练中心方向走,反应过来后又半路折返。路过后备部那片荒地,陵游花早谢完了。
她觉得她有点像玩过的弹珠游戏里的弹珠,四处弹射,却没有落脚点。
最后不知不觉间,她往联大最热闹的广场靠近。人在孤独的时候,必须把自己藏在人群里,仿佛这样周围的热闹也和自己有关。
“连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