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风现在又找到了熟悉的感觉,於是讲道:“他们就不能换个別的方式么?比如说我这新青苗法的弊端,在於掌握青苗钱用法的官员之类的?”
“小子长於经济,知道其中厉害,可眾人不知,如是奈何?”
“奈何,奈何。恩相不觉得,少了什么人么?”
蔡京知道,这小子也有疑问。
“小子多虑了,又能少了什么人?”
“范学士不曾在列,司马家也无人上疏。”
“確实如此,小子有何见解?”
“若是范学士这边,范家与司马家眾人,不曾介入,他们也是不想牵连进来。若是有司马朴这等孺子,为司马温公后,叫起撞天屈,我也毫无办法。不知到时候,恩相又当如何?”
“就是老夫,也不能回护。只能要敦老罚你十斤铜来。”
“是十斤铜,又不是十斤银,我还是能置办齐全的。”
毕竟现代的铜价,在那里摆著呢,以黎风的俸禄,还有银行的薪水,自然是罚的起。
“小子好大口气,若真如此,就要毁坏新法大计。”
也影响到蔡京捞钱了,他是没想到黎风这小子很老实的,把各种农资和种子,都平价卖给地主和各级农户,中间也没有什么好处。
官府也就收了个利息钱,还有些零售价对应批发价的利润。
宋乔年那边,可是把这当成了捞钱的手段,虽然价格也不高,看的蔡京都觉得尷尬。
技术是人家出的,搞的利民之计,你捞的也太明目张胆了些。出技术的人,理应给些好处,过手的官员,如此明目张胆,也就是他是宋相公的后人,蔡京本人的亲家翁,要不然肯定得出事。
要不是这些农资定价,百姓还能接受,那样一定会出大事的。
也好在古代信息,比现代还不发达。
现代在技术层面有差价,那也是人家有这个技术,一边提供了物质资料,一边还在给进行诊断,解决了问题,也值得那个票价。
可是在现代,信息如此之多,骗子还是到处都是,尤其一些农资商给农民提出的各种建议,並没有改善环境,反而还让土壤环境恶化,现在看著能解决问题,但是短则数周,长则数月甚至一年,一定也会出现问题的。
至於新党的捞钱手段,蔡京本人因为青苗法这里涉及到的事情很多,他也发现了只要隨隨便便提高一点定价,这就有来钱的渠道。
甚至他都觉得黎风这小子太实惠了,定价是如此便宜,也就是他领著双薪+绩效,可以吃工资饭两袖清风,別人要是道德稍微有缺那么一点,肯定是忍不住在这里捞的。
那这人,要比现阶段蔡京的道德水准还要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