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里瞬间安静下来,只能听到远处机器的轰鸣声。
一万二千块,在1979年的夏天,这笔钱足以买下半条街的平房。
王红林推门走了进来,手里拿著一份电报。
他看到满桌的图纸和围在旁边的人群,心里已经猜到了大概。
“涛哥,上海那边又来催货了。”
王红林把电报递给林涛。
“他们说如果这个月底不能交货,就要考虑其他供应商了。”
林涛接过电报,快速扫了一眼上面的內容。
上海无线电一厂的採购经理语气很急切,千台收音机的大订单让他们不敢怠慢。
“老王,现在装配车间的日產量是多少?”
林涛放下电报问道。
“满负荷生產的话,一天能出180台。”
王红林擦了擦额头的汗。
“但是焊接工序总是跟不上,工人们手工焊接的速度有限。”
这正是林涛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手工焊接不仅效率低下,而且质量不稳定。
特別是夜班工作,工人疲劳后焊点质量更加难以保证。
而波峰焊机可以实现自动化焊接,不仅速度快,质量也更加稳定。
“红星,分析波峰焊机投入使用后的產能提升效果。”
“分析完成:波峰焊机投入使用后,焊接工序效率提升400%,日產能可达350台,同时焊点质量合格率提升至99。5%。预计设备成本可在六个月內回收。”
李明华站在图纸前,用尺子测量著各个部件的尺寸。
他的动作很仔细,每一个数据都要反覆確认。
“林厂长,这个温控系统是整台设备的核心。”
李明华指著图纸上一个复杂的电路图。
“如果温度控制不好,焊锡要么融化不充分,要么温度过高烧坏元件。”
张卫东走到车床旁边,仔细观察著已经加工出来的几个样品零件。
这些都是按照图纸要求製作的测试件,精度要求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