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一个清单就是这个。
越留意街边符號,姚歌越觉得自己想像力被无限拓宽。
眾所周知,我们大街上有很多路牌、符號。。。
比如街道路牌、比如禁止停车路牌、比如墙上涂鸦“我在澜江很想你”或者“奋斗青年”
拿“奋斗青年”这四个字举例。
这四个字是死的,是涂鸦在墙上不动的,你驻足路对面只等行人过来。
试想,什么样的行人才是你的目標,什么样的行人才会让照片更有趣。
並且。。。更让人意想不到。
姚歌先等来了一个背吉他的女生。
她骑著山地自行车,看起来和自己同龄,很有朝气的从面前经过。
啪嗒一声,哈苏快门声响起,记录下了眼前一幕。
哈苏因为是镜间快门,快门在镜头里,所以不同镜头就有不同的快门声。
听著不同快门声,岂是一个爽字能形容的?
姚歌刚拍的照片,近景是吉他少女,远景是“奋斗青年”。
整个照片的故事感,对姚歌来说稍微有些寡淡。
感觉就是一个让年轻人积极向上的海报,还挺常见的。
奋斗青年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它应该搭配青年来结合。
而当你真的和青年一起拍摄,自然就显的不够惊喜。
更不够耐看。
后来姚歌又等来一个坐在婴儿车上的小婴儿。
他嘴里叼著奶嘴,手里拿著小玩具。
人家正晃荡小腿,无忧无虑被妈妈和奶奶推著。
姚歌將后面两个大人截掉之后,照片上只留下小婴儿和奋斗青年四个大字。
瞬间照片多了一些趣味性。
“小小年纪怎么可以这么无忧无虑?”
“你要知道你距离高考仅仅只有6000多天啦,喂,给我打起精神啊小盆友!”
看著照片,姚歌恶趣味想到。
第三个等来的,是收废品老大爷,烈日下光著膀子,瘦弱身体被晒的黢黑。
此时他正佝僂身体,用力瞪著三轮,车子后面满载纸箱。
如此一幕,搭配远景“奋斗青年”,果然这一张照片,带给姚歌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本来姚歌都要走了。
眼前四个大字,已让他觉得灵感枯竭,同时想不到更好题材。
直到一位身穿“奋斗青年”黑t的小哥从面前经过,姚歌还是拍下了第四张。
看著照片姚歌嘀咕。
“也不知道拿著这个照片去蜜雪,能不能换杯柠檬水喝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