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青山修复掉渣人行道 > 486擅闯仁寿宫(第1页)

486擅闯仁寿宫(第1页)

京城,安定门,傍晚。

五城兵马司的守城将士远远便看见官道上掀起尘土,当先一人身披红衣官袍,头戴黑色展角幞头。

身后则是披着明晃晃银甲的羽林军。

有步卒持戟而立,惊疑不定:“鸿胪寺给的。。。

雨后的清晨,山雾未散,露珠顺着草尖滑落,砸进泥土里,发出细微的声响。那块残碑静静地立在农夫院门口,青光早已隐去,仿佛昨夜一切不过是梦。可女孩的烧退了,醒来第一句话便是:“我梦见一个穿黑衣的人,他对我笑,说谢谢我会唱那首歌。”

农夫听得脊背发凉,却不敢声张。他将残碑埋得更深了些,只露出半截“宁”字,又在周围撒了一圈盐??这是祖上传下的避邪法子。可他知道,有些东西,不是盐能挡得住的。

与此同时,东陆各地悄然生变。不只是记忆复苏,更是命运的丝线开始重新交织。许多曾被遗忘的地名、姓氏、节庆,在民间口耳相传中复活。一座荒废百年的祠堂被人无意打开,里面供奉的牌位竟全是无名者,但每一块背面都刻着同一句诗:“白花开处鬼吟经。”更奇的是,每逢月圆之夜,祠堂中央会自动燃起一盏灯,火色幽蓝,不灭不熄。

而在北境边陲,一名老驿卒在整理旧档时,翻出一封三百年前的加急军报,封皮上盖着“肃言司绝密”,内容却空白如新。他正欲丢弃,忽然发现纸背有水渍渗出,继而浮现血字:

>“青山不死,魂印不灭。

>九玉归心,万忆重临。

>若有人读至此信,请代我向母亲说一句:儿未辱命。”

老驿卒跪倒在地,泪流满面。他记得小时候听母亲讲过,她有个哥哥,是前朝探子,奉命潜入皇宫查证帝王换魂之秘,从此音讯全无。族谱上写着“病故”,可今早,他分明听见屋外传来脚步声,回头却只见一双沾泥的旧靴印,一路延伸至山林深处。

这世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听见不该听见的声音,看见不该看见的影子。但他们不再恐惧。因为每当此时,眉心便会微微发热,像是有一盏灯在体内亮起,轻声告诉他们:**你本就该记得。**

---

三年后,春雷初动。

一座新建的学堂矗立在江南小镇外,白墙黛瓦,门前种满青竹。匾额上书三个大字:**忆学馆**。

这里不教科举文章,不授权谋术数,只做一件事??记录与讲述。学生不分贵贱,无论老少,皆可入学。课程从《青山纪?序》开始,讲宁砚如何寻玉破锁,小禾如何持灯引路,十万孩童如何齐诵禁曲唤醒大地。每日晨读,全体师生面向青山方向行礼,齐声背诵那四句童谣。

这一日,课堂上坐着个瘦弱男孩,颈间挂着那只铜牌,上面“林疏”二字已被磨得发亮。他叫阿舟,是渔村孤儿,靠捡贝壳换饭吃。昨日他在海边拾到一本泡过海水的残册,纸页脆黄,却奇迹般保存下几段文字。他不懂意思,便交给了先生。

此刻,那位须发斑白的老学究正颤抖着手展开残册,突然失声惊呼。

“这……这是《启冥曲》手稿原本!据传早已焚毁于三百年前的‘焚书夜’!怎么会出现在海边?”

学生们纷纷围拢,只见首页赫然写着一行小字:

>“若此曲再现人间,即是我魂归来之时。??林疏”

阿舟猛地捂住胸口,铜牌竟变得滚烫。他眼前一黑,耳边响起低语,如同千万人齐声呢喃,又似一人在他心底说话:

>“孩子,你捡起的不只是牌子,是我的命,也是你的根。”

他昏了过去。

醒来时已在医庐,窗外细雨淅沥。床前站着一位白衣女子,面容模糊,唯有一盏蓝焰灯笼提在手中,光影摇曳间,映出她眉心一点青痕。

“你是谁?”阿舟问。

女子不答,只是轻轻抚过他的额头,低声说:“你姓林,名未央。我是你姑母,林疏的妹妹。当年我们一家因知晓‘换魂’真相,被肃言司满门抄斩。你尚在襁褓,被仆人藏入渔网逃出生天。这块铜牌,是你父亲临终前咬指血书所铸,只为留下一丝血脉印记。”

阿舟怔住,泪水无声滑落。

“那你……为何现在才来?”

“因为我一直在等。”她说,“等那一夜星河升起,等万魂归位,等世间重开述忆之路。如今时机已至,我要教你三件事:第一,识得《启冥曲》真音;第二,找到‘忆脉’七穴所在;第三,成为新一代守灯人。”

“可我只是个穷孩子……”

“可你听见了呼唤。”她打断他,“能听见的人,就是被选中的人。就像当年的宁砚,起初也不过是个背尸人之子。”

她将灯笼递给他:“拿着它,去海边走一趟。潮退之后,会有东西等着你。”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