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上阵父子兵,子爹孙三代一起干活,运气好的,每天能赚一两银子。
加上明前期税收极低,多年积累下去,这些匠户自然能供得起自家孩童读书科举。
匠户工资高。
军户实行的是卫所制,有自己的土地,免税,相当於后世的建设兵团。
卫所有建立自己的社学,军户家的孩子读书科举销极少,自然读书科举的人多。
“朱元璋设置的子承父业的这种制度,当真是令人嘆为观止啊!”
既保证了专业知识和谋生技巧的不断绝,又留足了阶级上升的渠道。
若是吏治不败坏,这种传承方式,可以说是万世不易的金法子了。
和薛老汉父子三人聊得越多,朱先安感慨也越多。
。。。。。。
而就在朱先安在城外和自家奴僕、薛家父子三人言笑宴宴时。
睡了整整六个半时辰的李洪李巡检,终於被一泡尿给憋醒了。
熬了两天三夜,眼睛半响都没睁开。
赖了好一会儿床,掀开被子下了榻,双脚踩在木板上,感觉脚步都是轻飘飘的。
脑袋空空的,坐在桌旁凳子上,缓了好半晌才回过神来。
叫来店小哥端来温水洗漱,吃过饭菜后。
李巡检摸出放在胸口位置的坤寧宫牙牌,放在掌心仔细端详,脸上的表情很复杂。
高兴、失落、期待、迷茫。。。。。。
他回忆昨日在聚宝门大街,镇淮桥侧的院子中,和坤寧宫女官的所有对话。
然后就是昨晚在西安门玄津桥头,和坤寧宫、內务府那些宫人的对话。
良久后。
“我去寻朱兄弟,给朱兄弟交个底。若是事情办的好了,我和朱兄弟都能一飞冲天!”
李巡检喝了杯茶后,站起身直奔珍珠巷朱家小院而去。
但是,他竟然扑空了。
院子里只有昨日隱隱见过一面的谢家一个女子。
除此之外,再无一人。
“你家主人若是回来,第一时间告诉他,我来寻过他。叫他不管多晚,都来龙江驛的巡检司来寻我。”
李巡检隔著门將自己身上的巡检木牌塞入门缝。
谢清欢透过门缝儿,注意到了门外的李巡检。
这个人他记得,就是他昨晚帮著爷和他们入城的那位官人,听东家说,是龙江关的李巡检,九品官身,李洪李大人。
“李大人,还请进来说话。”谢清欢一个奴僕,自然没有拦著贵客不进门的道理。
那是给自己和爷找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