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洪武元年 > 第66章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天下事坏就坏在这里(第2页)

第66章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天下事坏就坏在这里(第2页)

朱先安记得,在他看过的《明史》、《明实录》等相关史书记载中,土木堡之变前,各地各层级粮仓里的粮食,是绝对足够的。

正统十年开始,朱祁镇开始派人清查各地粮仓,火龙烧仓,查帐的人一波波的死,查到哪里,烧到哪里。

勛贵、军队武官、镇守太监、地方官员士绅,监守自盗,把粮仓当自家的使唤。

但在宣德帝朱瞻基在位时,他们做的还相对隱蔽些。

正统元年到正统十年,尤其是土木堡之后,他们就完全放飞自我了。

这种粮政败坏的局面,和于谦有关係吗?

有,而且很有关係!

因为在宣德五年,于谦去河南、山西当巡抚的头一年,他就上疏请求朱瞻基,將开放粮仓的权力,下发到当地官府手里。

朱瞻基不蠢,没允许。

但是,朱瞻基死太早了。

朱祁镇八岁当了皇帝,是为正统朝。

正统六年时,年仅十四岁的他正式接管朝堂政务。

而在这之前的正统五年,于谦再次上疏请求皇帝,將开放粮仓的权力,下发到地方政府。

很令人“惊喜”的是,当时的內阁三杨,在收到这份奏疏的第一天,就直接同意了。

在正规单位工作过的人,都能察觉到这个速度的不正常吧?

三杨再看重于谦,面对这种影响力巨大的国策,也该好好討论討论才是。

哪儿有一天就批准统一的?

趁著朱祁镇还未正式掌权时,將粮仓的权柄,从皇帝手中夺走了。

自此之后,福建当地的官员、武勛,第二个上奏,然后是第三个,第四个。。。。。。

粮政彻底败坏,大明朝开始缺粮了。

当然,这个天大的责任于谦一个人背不起,因为这是官绅、武勛和地方士绅共同作用的结果。

这是官僚主义的必然选择——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

但是,于谦仍旧难辞其咎。

因为他是开第一枪、第二枪、乃至於第三第四枪的那个人!

于谦死后被抄家,家无余財,两袖清风。

那自然是对的。

因为他家根本不缺钱用。

至於被抄家时,为何没钱?

那就要问于谦自己,或者是那些可能转移资產的同僚亲族了。

于谦早些年受內阁三杨看重,去往江西平叛。

手里是带著兵的!

在河南、山西巡抚长达十九年,身上还兼著数职。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