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带的是两个儿子,他就要好好考虑一下了。
毕竟,古往今来,多少实例、“绿帽子”的教训,早已用事实证明了,从外面带来的儿子是养不熟的。
大概率会养出个白眼狼出来。
朱先安一般不信流言蜚语。
但这种事情,却不得不信。
很恐怖的是,穿越前,他家的邻居——自己亲爹以前的好朋友,就被白眼狼弄过。
整日鬱鬱寡欢,最后选择在大年初一吊死在自家正堂屋里的房樑上。
这是可怜叔叔用生命给他上的一课,他可得记牢了。
朱先安自觉能力小,担不起这个风险。
至於李氏母女三人的销,甚至是两个小女孩儿以后的嫁妆,对於朱先安来说,都完全不是个事儿。
一力承担就是,毕竟收了人家娘亲啊!
马皇后是出了名的节俭,她的衣服都是缝缝补补的,甚至还会亲自织布。
她说要养著李氏母女三人,恐怕她的生活要更拮据些。
朱先安想著,自己既然得了马皇后的託付,这些许小钱他自然不放在眼里,轻易便应承下来。其实,朱先安对於马皇后的格外节俭,內心是不认同的。
节俭是一种美德,但过於节俭就未必是了。
况且这是什么时代?
是洪武朝,是封建时期。
作为地主阶级和官僚阶级的领头者,更是天下最大的统治阶级,马皇后如此节俭,真的是一件好事吗?
这可就不一定了。
在他看来,那些被百姓们供养著的士绅阶层,可是半点都没有节俭的意思。
他们的生活水平要比马皇后和圣上高出起码四五个档次不止。
朱元璋所在的皇宫,以及后来被他封为藩王,带著大军和百姓戍边的儿子们,才几个钱?
藩王拿的钱是多,但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建设所谓“封地”的资金!
后世抨击朱元璋所谓的分封藩王,开歷史的倒车,算哪门子的分封?
分封是国中之国!
洪武朝的藩王,除了王府內部的兵权,財政权、人事权、调度地方上的军队、卫所的军权,都是中央朝廷的。
朱允炆削藩时,朱棣连北平城都控制不了,这能叫分封?
说难听点,其实也就比流放好点。
九边重镇之地不似江南之地,那是真正的荒芜之地,偌大九边,加起来才有几个人?
那些地方,钱都没地方。
朱先安打定了主意,以后若有机会,一定要劝解马皇后和圣上,当在皇宫內外作出表率,却也不必如此节俭。
该钱时就要钱,该吃喝时就要吃喝才是。
他们夫妻俩,外加一座皇宫,再节约,一年又能省下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