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磺和硝石,两个製造火药最重要的原料都提纯好了。
第三重要的原料——木炭,同样需要精挑细选。
木炭选择的是最好用的柳木炭。
朱先安將其擦拭晾乾后,直接碾碎成了粉末。
是的,木炭的种类也能影响到火药的威力。
最好用的,自然是柳木、杨木、樺木等木材製成的木炭。
油脂高的木炭,如松木木炭,就没前三者那么好用。
整整一个下午,朱先安都將时间和精力放在火药的製作上。
傍晚酉时,也就是傍晚五点左右,隨著小院厨房里的白色烟雾从烟囱冒出来。
后院竹林中,“嗤”的一下,一团耀眼的光芒划过朱先安的眼眸,隨后淡淡的白烟升起。
浓郁的硫磺火药味儿充斥鼻腔。
火药点燃的石板上,留下一大片白色黑色相间的灼烧区域。
“成了!”
预想中的效果已经达到了。
他弄的是手榴弹和炸药包,要求强大的爆炸力,故而硝石的比例相对更高一些,达到了百分之八十。
而其中的硫磺和木炭各占据百分之十。
至於粉末可以忽略不计。
朱先安不仅仅顺利用製造出来了火药,他还想要將其弄成颗粒状的。
因为颗粒化的火药,威力更大。
其实很简单,用鸡蛋清就可以。
这个步骤小孩子都会,甚至可能会很喜欢。
和玩泥巴差不多。
朱先安手上动作极快,仅仅半盏茶的功夫,就將其捏成黄豆大小的颗粒了。
如今天气炎热,火药颗粒晾在石板上不到半柱香功夫,火药颗粒表面的蛋清,就凝固成了相对坚硬的外壳。
颗粒状火药,成了!
“明天一早就去买陶罐,將炸药包和手榴弹弄出来。”
朱先安將痕跡清理乾净,石桌上的各类工具,也都收到隨身空间当中。
隨身空间中时间是静止的。
基於这个原因,朱先安甚至都打算將炸药包的引线点燃,然后塞入隨身空间中,等到紧急情况时,能直接拿出来扔出去。
危险和解决危机的时间,有时候可能就差那几秒,几微秒。
將火药和碎石,铁钉等一起放入陶罐中,塞严实。
等用时点燃后扔出去就行。
古代社会的木匠,虽然很多都精通榫卯结构。
但铁钉子、木楔子等辅助定位器具,还是会使用的。
他们又不是傻子。
“天色已晚,明儿一早就去准备陶罐、铁钉等,製成炸药包和手榴弹。”
数量不需要太多,二三十枚就差不多了。
虽然今天製造的这点量还不太够。
但有了今天的经验,明儿会更快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