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洺寓神色决然,声音铿锵:“陛下,我想要重新彻查镇国将军罗将军谋反一案!还请陛下应允。”
话音刚落,一片寂静。沉默半晌后不知道是何人带头发问,群臣哗然。
“这怕是不妥吧……”“是啊是啊,这可是先帝一锤定音之大案啊……我看陛下不会同意的。”
“是啊是啊……”又有人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这先帝刚刚崩逝不过一年,新帝若是要翻案。还翻的是先帝斩钉截铁的铁案,这……”
有人摇摇头,“是啊,这不是打了先帝的脸吗?唉……我看安亲王操之过急啊……”
一时之间场面宛如菜市场一般。几乎众心归一般压倒性认为皇帝不会同意翻案。
在座的各位大臣虽然大部分都知道万洺寓在楚康帝还是太子时就很交好,是坚定的太子派,甚至还有从龙之功。但是他们都不认为当今皇帝会不顾自己的名声来帮着异母兄弟翻案。
更何况在他们看来,罗氏一族虽然谋反一名不好听,但当时罗氏一族的势力太过强悍,龙榻之下岂容猛虎酣睡?覆灭不过早晚的事。如今安亲王已然崛起,翻案之事徐徐图之为好。
于是甚至有人悄悄从旁递话给万洺寓,“安亲王稍缓,还是换个赏赐吧!”
紧跟着就是许多附和之声,“是啊是啊——”
“肃静——”此时小房子一声尖锐的喝止声穿透整个会场。
小房子一甩拂尘,面容肃穆眉头倒竖。
众大臣安静下来,纷纷坐直身体,束手看向正中跪着的安亲王。
正中1个央跪着的万洺寓纹丝不动。
他目不斜视,再次大声重复:“还请陛下应允重新彻查镇国将军罗将军谋反一案!”
众大臣没再出声,但都左右相视面面相觑。
楚康帝一直默不作声、居高临下的看着众人的反应。
此刻一旁的皇后笑吟吟倒了一杯酒递过来,对着楚康帝说:“陛下,咱们六弟心志坚定勇敢不凡,咱们一同敬他一杯吧。”
皇后此言一出,众人诧异,皇后这般态度,难道陛下也要翻案?不怕被后人非议?一时之间揣摩不出当今陛下的意思。众大臣间又有了窃窃私语。
楚康帝视线环视一周,接过皇后递过来的酒杯,笑了笑:“知我者,皇后也。”
他看向下方的万洺寓,“六弟快起。你的请求我允了,你提起罗氏谋反一案,实不相瞒,朕正有此意。”
……!!
陛下正有此意?
众人哗然,不由得对于楚康帝和安亲王之间的手足之情有了新的认识。
没有顾及他们的心情,楚康帝一锤定音,“此案由大理寺主理,刑部和都察院协办。既然要查,那就要彻查!朕要差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众卿家可清楚?”
“臣等遵旨。”
大理寺卿、刑部尚书还有都察院使三人相视一看,共同从案桌后起身,拜礼接旨领命。
众大臣纷纷领旨,“臣等恭领圣意。”
万洺寓神采飞扬,眼中光彩乍现,和楚康帝二人对视一瞬,朗声拜谢:“谢陛下!臣弟恭领圣意!”
——
“又不是专门给你一个人做的,我是答应了送王弧杨猛二位大哥的,顺带给你准备了一个,你就安安心心收着吧!”
听她这般说,吴稔才伸手接下香囊,上面绣着活灵活现的一尾锦鲤。
她谢道:“多谢你晓曼,你有心了。”她何尝不明白晓曼送了一圈人,绣了这么几个荷包为了什么。越是知道,越是觉得珍贵。
吴稔手指摩挲过细腻的针脚,心中暖暖的,又想道谢,正巧被一道声音打断。
“吴稔你回来了!”一阵兵甲碰撞的脚步声传来——
是王弧。他正带队巡逻经过这里。
吴稔高兴的迎上去两步,和王弧拥抱之下相互捶了捶对方的后肩。
王弧很是惊喜,一手握着吴稔的肩头,“吴稔你终于回来了!和杨猛念叨你好久了,你自从出宫去当差就只顾着自己逍遥了,现在如今又成了举朝闻名的平叛英雄,也没说回来看看兄弟们!”
吴稔只来得及一笑,还没说话,晓曼就微微朝着王弧等人俯身行了个礼,“王大哥,各位侍卫大哥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