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离家时间实在太久了,我儿子都快不认识我这个爹了。”
周志强尴尬的笑了一下,随后继续说道:“上次在一九零厂一连四个月没回去,回家时我儿子差点开口叫我‘叔叔’,都快不认识我了。”
“而且我爱人快到预产期了,就在明年二三月。
作为丈夫和父亲,这段时间不能陪在身边,心里总觉得亏欠他们很多。”
盛领导、吴副领导和任局长几人闻言后相互对视了一眼,他们倒没想到是关于这件事。
不过想到周志强现在也就二十多岁,甚至离三十岁还要四五年。
这么年轻,而且之前也长时间没回家,恋家一点完全说的过去。
任局长开口对盛领导说道:“领导,倒是我们疏忽这点了,志强同志现在不仅兼着数控机床项目。
而且为了以后数控机床的生产效率提升上来,每天晚上还要在一九零厂培训半导体技术生产人员,现在已经教出来一百多个学徒,都已经投入到生产岗位中了”
“四机部技术司的柳明同志,前些时候还特意打电话过来感谢志强同志,说志强同志帮他们培养了不少半导体技术生产人员。
还汇总整理出不少半导体培训教材,让他们可以培养更多的技术人员了。”
任立诚这位局长当时知道这件事后,还特意去一九零厂看了看周志强,发现周志强没什么特别劳累的神色。
之后又查看了一下周志强的体检报告,随后才稍微放心。
正常人哪像他这么能熬,不过周志强从各个方面表现的都不错,加上培训理由也十分正当,让任立诚连劝阻的话都说不出口。
最后也就随周志强决定了,不过回来前,任局长还是叮嘱了周志强好几遍注意休息之类的话。
一个人,半年培养出一百六十多名技术人员,十个月培养出两百多位技术人员。
让一九零厂的生产效率提升了一倍多,现在已经实行昼夜两班倒、人歇机器不歇的生产状况。
连带着供应计算机研究所的半导体元件都多了不少,四机部都高兴坏了。
打电话道谢的语气都十分诚恳,恐怕当时任局长说‘要不磕一个感谢’,对面说不定都会激动的磕一个。
“还有这件事?那过去一年真是辛苦志强同志你了。”
盛领导听到这句话后也有些不好说了,强制下命令吧有些不人道,不过换别人,国内一时间还真没有比周志强更合适的。
对机床十分了解并且有诸多研发成功经验的,细数下来就一个周志强。
自主研发改进了两个高精度机床,并且主导数控机床的研发,而且看了需求资料后,又三言两语说出重型机床需要解决和注意的问题。
“领导,重型机床的研发任务我接下了,不过能不能等我将数控机床的生产任务安排好后?”
周志强没让盛建辉和吴建宏两位一机部正副领导多为难,主动开口说道
“重型机床的研发任务,我应下了,为国效力,责无旁贷。
不过领导你看这样安排改变一下行不行,等我这边数控机床项目圆满完成,并且把后续的生产任务安排妥当之后再去重型机床项目。”
说到这里后,周志强顿了一下,随后继续说道:
“如果这重型机床最终确认是为潜艇推进器服务的,那么配备数控系统的重型精密磨床几乎是不可或缺的选项。
否则,仅仅依靠工人老师傅们的手动修磨,质量和精度的一致性、可靠性都难以保证,成品率会是个大问题。”
会议室里没有外人,周志强也就直接点明了他对那份需求文件用途的推测——那严苛的要求,除了潜艇的螺旋桨推进器,似乎别无他用。
数控机床研发成功后还要进行长时间的测试,之后再安排生产任务,可能怎么也要五月底或者六月了。
这时候周志强也陪了家里人不短的日子,不算顾不上家。
听到周志强的话后,盛领导顿时笑着说道:“当然可以,这件事我答应了,数控机床也十分重要嘛。
等你那边忙完了再说,我也会向中海院的领导说一下的。”
吴副领导也跟着说道:“对,不过前期的事你也参与一下,调查资料、规划商议这些,你作为副总负责人也要跟着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