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间里的礼物立即疯狂刷起来,都是发现这个反转来的太大了。
不是看到最后,都压根没有想过原因居然是这样。
都没想过那个女主播从第一句话开始似乎所有话都是假的,压根没一句真话样子。
还。。。
天刚亮,张远靠在椅背上睡了不到两个小时,手机又响了。他睁开眼,窗外阳光斜切进屋,照在桌上那杯早已凉透的茶上。屏幕亮着,是系统自动推送的一条紧急连线请求??优先级标记为“濒危情绪波动”。
他皱了皱眉,这种标记极少出现,意味着宠物正处于精神崩溃边缘,随时可能自我封闭或突发绝食。
接通。
画面晃了一下才稳定下来,是个年轻男人,脸色苍白得像纸,眼睛布满血丝,背后是一间老旧的阳台改造房,地上铺着脏兮兮的毯子,角落里蜷着一只毛色灰白相间的短毛猫。它四肢微微抽搐,呼吸急促,耳朵紧贴脑袋,瞳孔放大如针尖。
“主播……救救它。”男人声音沙哑,“它叫灰仔,我养了八年。从大学开始,一起租房、搬家、换工作……可三天前,我女朋友走了,没留一句话。从那天起,它就开始不对劲。”
弹幕瞬间炸开:
【这状态不对!像是创伤性休克】
【猫能感知主人的情绪崩塌】
【它是不是以为女主人不要他们了?】
张远立刻开启鉴定术。
【中华田园猫?烟灰色】
【性别:雄性】
【阶段:成年晚期】
【状态:被弃感、共情撕裂、情感锚点断裂】
【苦闷果(深灰近黑)、天生因(裂纹状)】
他的心猛地一沉。
这不是普通的思念,也不是老年猫常见的认知障碍,而是一种极端的心理创伤??当宠物长期依附于一个稳定的三人关系(两位人类+自己),其中一人突然消失且无任何交代时,它们会陷入“逻辑死循环”:既无法理解“离开”的概念,也无法确认“是否还会回来”。更可怕的是,它们往往会把责任归结到自己身上??“是我做错了什么?”
“你女朋友……走得很突然?”张远问。
“嗯。”男人低头搓着手,“我们吵了一架,她说要冷静几天,然后就搬走了。我没拦她,我以为她会回来……结果微信拉黑,电话不接。这三天,我吃不下睡不着,整夜抽烟……昨晚我发现,灰仔把我扔在地上的烟头全都叼到了窗台边,排成一排。”
【卧槽……它在模仿你的情绪仪式!】
【它想陪你抽烟?但它不能啊!】
【这是典型的共情代偿行为】
张远喉咙发紧:“它不是想抽烟,是在试图‘参与’你的痛苦。它看你每天坐在那里一根接一根地抽,以为那是某种重要的仪式。它排烟头,是想告诉你:‘我也在这里,我和你一样难受。’”
男人猛然抬头,眼眶红了:“可是……我从来没让它受过苦啊!我一直把它当家人……为什么它要替我承受这些?”
“因为它不会区分‘爱’和‘责任’。”张远轻声说,“对它来说,你们三个是一个整体。现在这个整体碎了,它找不到裂缝在哪,只能用自己的方式去修补。但它太弱了,修不动,就越陷越深。”
他顿了顿,盯着那只仍在轻微颤抖的猫:“你现在最该做的,不是等前女友回来,而是先救它。”
“怎么救?”
“重建它的安全感。”张远语气坚定,“第一,立刻清理所有烟头,不要再当着它面抽烟;第二,今晚必须做一件事??拿出你女朋友以前常穿的衣服,或者她送你的东西,放在灰仔面前,然后当着它的面,亲手把它收进箱子,锁上。”
男人愣住:“你是让我……假装她已经彻底离开了?”
“不是假装。”张远摇头,“是‘确认’。它需要看到终结的仪式。就像人办葬礼不是为了死者,是为了活人能放下。它现在处于‘等待?怀疑?自责’的无限循环里,只有明确的结束信号,才能打破这个魔咒。”
“然后呢?”
“然后,抱着它,看着它的眼睛,说三句话。”张远一字一顿,“第一句:‘她走了,不是你的错。’第二句:‘我会难过一阵子,但我不会丢下你。’第三句:‘我们现在只剩彼此了,你要帮我,我也帮你活着。’”
男人嘴唇抖着:“它……真能听懂吗?”
“比你以为的懂多了。”张远苦笑,“你以为它只是只猫?它是陪你熬过实习期、见过你哭、知道你胃疼要喝热水的那个‘另一个家人’。你说的每一句敷衍,它都记得;你每一次沉默背后的委屈,它都尝得到。”
直播间一片寂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