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到了殿试日。
皇帝策问结束后,楚烁灵和众大臣进殿。
楚烁灵最近才知道,如裴弦序这样的望族,不是常规的科举制度,而是“制科”选拔的特殊人才。楚国开国以来,制科次数不过两次。裴弦序19岁凭“良直科”成为楚国最年少的命官,誉为天才。几百篇策论的进卷,一日完成的六试论阁试,三千字以上的陛下现场出题御试,当时的皇帝,对裴弦序当是极其赞同少年才气,可最后时过境迁,君臣关系竟到如此。
楚烁灵目光一一掠过殿中站着的学子,她只知名单那些人名字,长什么样却不清楚。
站定后,楚烁灵下意识抚摸袖中物品,眸光闪烁。
她带了两份名单,一份是沈卿止受贿证据,先把姚蛀虫和沈卿止搞垮,另一份则是以防万一准备的其他蛀虫证据,要是这些人敢反对女子科举,那便跟着女子科举一起消失。
杨公公站到宣政殿正中间,打开圣旨,清了清嗓子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承天景命,思得贤能之士,人才之兴,国便兴。近日广纳天下英才,朕择善从之,均怀经世济民之志,观其德才兼备,望尔秉持衷心,自然当君臣一心,竭心尽力,建太平盛世,钦哉!」
接着报录取学子,楚烁灵仔细侧耳倾听。
漫长的时间,杨公公嗓子始终保持尖锐,每个字准确念出。
楚烁灵十分认真,确信自己没有听漏一个。
名单里的人名她可是背的滚瓜烂熟。
但,报出的名字里无一人与名单相同。
她下意识看向沈卿止,这个视角只能看到他的侧颜。
骨相生得极其锐利,眉骨高,鼻梁也高,面无表情时充满了攻击性。
此时他表情让人捉摸不透,只是看着前方合上圣旨的杨公公和所有行礼的考生。
楚烁灵又摸了摸袖中的名单,思绪万千。
“你们且回去等着。众爱卿,今日有何事要议?”皇帝挥了挥袖拂退学子,心情极好看着众臣。
楚烁灵不由多想,沈卿止是故意为止?若现在和盘托出科举舞弊之事,是好是坏?
她与万大人对视,这位话语权极重的老臣点了点头,楚烁灵抬眸看着前方至高天子,目光炯炯。
什么都可以后续再考虑,女子科举过了这次便再无机会。
她正欲上到殿堂中央,身旁人却先开口,她脚步止住:“陛下。”
皇帝视线落在沈卿止身上。
沈卿止上前,身影笔直,双手高于头顶行天揖礼:“微臣有幸得陛下赏识为此次春闱大学士,放榜日前,臣查得以姚大人为首的十余人舞弊证据,还牵扯此前买官事件。”
众臣子陷入诡异的沉默,天子居高堂,听完一言不发,杨公公低着头。
皇帝伸了手,翠玉扳指泛着冰冷的光泽。
杨公公马上来到沈卿止面前:“右相,可有证据?”
沈卿止转向楚烁灵,偌大的朝堂,她与他对望,捕捉到他眼中不掩饰的狡黠。
“永安县主作为辅官,有生民立命之心,所有人名与证据皆是县主近日仔细探查而得。”
他声音除了惯常的冷静,还带有不加掩饰的夸赞之意。
夸赞?楚烁灵从中品出浓浓的恶意。
刹那,宣政殿所有人都看向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