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去查国库近几年的进账,最后发现是因为国家收上来的税,年年都在减少;可是开支如常,早就入不敷出了。】
【朕究其根本,发现是:权贵与豪强抢占耕地、与民争利。】
【能听懂,但又不是很懂。】
【好像不绕,又好像很绕……】
江鸾耐心解释道:【这个时代与你们所处的时代不同,因为它生产力低下,所以整个社会都依赖农耕生存,
百姓种出来的粮食需要满足国家的税收、人的口粮等;
而一旦耕地减少,粮食就会吃紧,达官贵族要想维持现有生活水平,就会加大对农民的剥削,
而对百姓来说,生活成本加剧,压力增加,社会矛盾因此在阶级内部增大;
朕已经收到多起因蝗灾和赋税沉重,以致流民起义的上奏了。】
【误入百家讲坛】(《百家讲坛》栏目宗旨为建构时代常识,享受智慧人生,强调雅俗共赏与传播互动,引用自百度:Https:baike。Baidu。item百家讲坛167)
【啊!那是要先赈灾?还是先镇压起义?!】
【是要做冬衣还是要赈灾?】
江鸾疲惫地捏了捏鼻梁:【赈灾和镇压起义都很重要,但又是权宜之计,最终问题还是在于如何合理分配耕地,百姓们手上不能没有土地。当然冬衣也不得不做,不然会平白夭折不少将士。】
而且也就是通过这件事,江鸾发现了来到这个世界后还有其他不合理的地方。
前面提到过丞相与沈砚的勾结,他们两人都是既得利益者,沈砚当上皇后就能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丞相权利稳固、则一呼百应,或许以后还会篡位也未可知。
她们两人之间有什么特别的关系吗?丞相自己也有儿子,也能入宫为妃,为什么他偏偏要对沈砚这么好?
关于这一点,江鸾还在等御史台和廷尉署的结案报告。
或许沈砚是丞相的私生子?
第二点,根据奏章的时间来看,从先帝死后没多久全国范围内就有多地反馈豪强侵占耕地的事情了,而且时不时有小规模农民起义,但是丞相都没有进行处理,完全放任不管。
据江鸾所知,兵权一直在皇帝手中,就算是原主这个蠢材也没有傻到把兵符交出去;
所以丞相在没有造反的本钱前必定是一直依附于皇权而存在的;
那她放任侵占耕地的事情发生、放任农民起义的发生图什么呢?用脚指头想也知道,这种事情一直不管是会出大乱子的!到时候江山易主,她还能做丞相吗?!
必不可能啊!
而且丞相非但不管,还拦截下了所有有关的奏章,怕被原主看到(虽然原主根本就不会看)
一边大权独揽,一边唯恐天下不乱?
这种人能在丞相的位置上摸爬滚打几十年,江鸾是不相信的。
【差点忘了,陛下是真的每天都在加班加点改奏章HHH】
【苦命打工人看了都说苦】
江鸾揉了揉发酸的手腕,把自己的猜测和弹幕说了一下,这些思维逃脱的弹幕朋友们,说不定能给她打开新思路。
听完后,弹幕也是短暂沉默了一会。
【头好痒,好像又要长脑子了】
【楼上,又抓到你了】
【所以说,先帝其实也是个蠢人,被丞相的表象骗了,才相信她;原主的蠢其实和先帝一脉相承!??】
【那先帝完全蜜汁操作,选一个最蠢的孩子继承大统,再选一个唯利是图的丞相帮忙治理国家;她图什么?图国家传得太长了,江山该易主了?】